更是據堡自守,他沒想到當天晚上就有大軍兵臨堡前,一場大火燒起,兩日就將這個堡壘拔了!
“首惡誅除!從犯盡數發配登州!”
雷厲風行之下,只用了不到半個月,張敬達就已經將整個晉北牢牢握在了掌心!他採取的是重點防禦的措施,將兵力重點佈置在了大同府各地,以防北虜,同時將親朝廷的豪強提拔起來,安置百姓。
那些被張敬達拿掉的豪強家族,其家產都被抄了出來,竟得存糧三十萬石!張敬達將其中一半散與百姓,另外一半充為軍資!這時晉北的中下層百姓已有一大半寄食於黃河西岸,還留在晉北的數量已經大大減少,這批糧食一發下來,省點用的話,也足夠幫留守晉北的百姓過冬了!
晉北的百姓對張敬達過去半個多月裡的驚人之舉本來充滿了懷疑乃至不滿,但糧食一發下來他們登時改了心思,對朝廷感恩戴德起來,並破口大罵那些不顧災荒還在囤積糧草的豪強們。與此同時,也讓他們對石敬瑭的動向懷疑了起來。
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張敬達又查出了幾條秘密出塞的糧道!這些糧道都是晉北豪強和塞外的私通!許多證據都表明如果,晉北的豪強們就是透過向朝廷要糧以及壓榨河東百姓,取得糧草,然後透過這些糧道接濟石敬瑭。
儘管折從遠自己也相信晉北的部分豪強肯定和出塞的石敬瑭有聯絡,但對這些糧道是否存在還有疑問,因為這些證據來得太快太明顯,因此折從遠懷疑這是張敬達在栽贓!
差不多與此同時,太原的糧草也一批批運了出來,運往大同,但是,這些便都是軍資了。
晉北六州雖然市井蕭條,但這種簡單的社會生態反而更加適合進行戰爭,尤其是最北面的大同府,各個軍事要點幾乎都防範森嚴,張敬達的帥旗甚至直接插在了雷公口,冬天的第一場小雪飄下時,整個河東與漠南的局勢都完全顛覆了!
河東,已經不再是石敬瑭的河東,而是朝廷的河東!
折從遠看著滾滾黃河,腦中忽然掠過一個畫面洛陽的龍椅寶座上,黃帝李從珂看著來自晉北的稟報,笑得合不攏嘴!但是,折從遠又馬上回過神來洛陽方面是勝利了,可是府州這邊呢?
這邊還有一個沉重的攤子啊!
折從遠看出,李從珂這次是準備一次性解決掉石敬瑭這個後患!
晉北的一切,在未來的至少一年裡都將以軍事、政治為綱!至於民生與百姓都要靠後,所有可能造成晉北混亂的因素都必須排除。
在石敬瑭的首級送到洛陽之前,這個地區將成為一個用兵要地!
張敬達已經傳來了知會,要折從遠不許放災民渡河回家。
“一切等明天開春以後,另行通知!”
也就是說,朝廷是要河西諸州來負責這個重擔了!
如果放三十萬人回去,這三十萬人能否迅速成為晉北防禦的輔助力量難說,但那個消耗之巨大卻不言而喻!
而且三十萬居民忽然湧回,也很容易會造成混亂,讓敵人有機可趁!
本來到河西來就食的晉北百姓,聽到晉北寧定的訊息之後是有回家的想法的。
國人本來就戀土!何況冬天來了,總得回去過年啊!在缺衣少食、無瓦遮頭的異鄉流浪算個什麼事啊!
許多人認定,既然朝廷已經表現出了愛民的意思,自己回到家去,朝廷總不能讓自己在老家餓死吧。
因此就算張敬達發出了禁令,災民們也會有一股很強的內動力要回去!
但張敬達的一個幕僚卻想到了這一點,便又追加了一道命令,要折從遠將這一段黃河沿岸的所有船隻全部鑿沉!
儘管很不情願,折從遠還是下了命令:“砍!”
從黃河拐彎處到一直到定難軍界,所有的船隻木筏都被拖了上來,用斧頭砸成粉碎。然後搬回去發給了災民,給他們做這個冬天取暖的木料!
看著這些木料,看著折將軍提前送來的“溫暖”,三十萬災民哭笑不得。
而這時折從遠更是內心苦笑!
賑濟災民的糧草,已經耗得差不多了,怎麼著也不可能度過這個冬天!何況過了這個冬天之後,三十萬人就能回去了麼?
因此最保守估計,還得至少準備三十萬人半年的糧草!
這個數字就是對掌控了整個中央皇朝的李從珂來說也得頭皮發麻,更別說折從遠了!
“可惡!”
折從遠並不是罵李從珂,這次朝廷方面本來並不是讓府州、麟州單獨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