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就必須仰賴沙州方面來填補這個缺口,這時沙州已經被薛復控制,晉昌方面答應向玉門關和冥河大營提供補給,同時敦煌方面與晉昌的糧道運作也就重新開啟。
小小一座玉門關,登時擠了超過六萬人馬,之前拼死拼活的安西軍、歸義軍、肅州軍、百帳軍,自此盡歸張邁麾下,齊聽號令。
這時誰都知道接下來是要迎戰狄銀,因眼看兵馬眾多,關城內外的兵將都充滿了信心。
在瓜州大澤的另外一面,狄銀也擁有類似的信心。
在楊易的第三場阻擊戰中,安西軍有部分將士被俘,狄銀從他們的口裡聽說了楊易激勵士兵的經過,忍不住笑了起來,對甘州諸將道:“安西軍看來已經馬困糧絕了,如果真如他所說安西軍已經殺到,他一定會想辦法先自保,等到大援來了再對付我們,哪裡還會冒險來阻擊我?他冒這麼大的風險,恰恰證明了他心裡沒底!”
應該說狄銀的判斷是正確的,只是可惜安西軍那邊這時已起了楊易也沒有意料到的變化。
狄銀一邊派人繞過瓜州大澤,趕赴冥河大營要閻肅、龍柏立即起兵,一邊盡起大軍,從瓜州大澤北畔朝玉門關趕來,同時向豹文山部派出使者,力下說辭以證張邁楊易已經窮途末路。
薛雲山得到楊易的命令以後,一邊命族人散入草原,百帳部的騎兵則漸漸後退,對狄銀與豹文山部幾乎不作抵抗,豹文山部的族長鬍冶在楊易發動第三次對狄銀的阻擊後本來還在猶豫,這時見百帳軍如此疲軟,族中眾老都說:“百帳部對我們從來都是居高臨下,就是曹令公有什麼賞賜,他也當我們如叫花子一般,隨便打發一點湯水了事。現在卻先是恫嚇,後來又幾次三番來說好話,顯得十分心虛,看來他們內部一定不妥。”
胡冶覺得有理,這才縱馬南下,試探性地侵入到百帳部的草原,結果發現對方一觸即退,胡冶大喜,對族人道:“百帳部果然空虛,這可是我們的大好機會!”
豹文山部乃是半遊牧半遊獵的民族,全族共有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男丁六千餘人,這次都賭上了,老弱婦女留在本地,男丁全部上馬,與狄銀會於玉門關以北八十里,這時有一些零零散散的風聲從澤南繞了一大圈吹來,似乎是說沙州不穩、瓜州有變云云。但同時龍柏卻傳來正式的文書,說閻肅已經拔營挺進,第二次圍攻玉門關了。
狄銀對那些傳聞全不放在心上,對胡冶道:“張邁最善造謠,這多半又是他散佈的謠言,不過想要我上當,卻沒那麼容易!”
豹文山部在北方時已被薛雲飛恫嚇了好幾回,就以前的經驗,百帳部的實力勝過豹文山部多多,因此豹文山部對是否南下十分猶豫,薛雲飛正是靠著這一點將其南下的時間拖延了一個多月,這次豹文山部在狄銀的敦促下進兵,一路竟是出奇的順利,打到這裡還不到十天,居然已經望見他們過去二十年可望不可即的瓜州大澤了,胡冶想起狄銀的許諾事成之後百帳部領地盡歸豹文山部所有而如今百帳部的領地都已在背後,這件大事已經成了十之七八,心中自然沾沾自喜,對狄銀的判斷深以為然。
兩軍合在一起,狄銀命豹文山部為先鋒,胡冶欣然領命,前鋒開到離玉門關五十里的地方,玉門關方向派來了兩名使者,分別來見狄銀和豹文山部的族長。
來見狄銀的使者只是傳了一封張邁的書信,上面寫道:“甘州回紇順化可汗足下:聞甘州回紇已受中原敕封,我大唐法度以寬仁能容為本、厚德載物為基,回紇一族,於漢民雖有侵擾,然亦曾久為我大唐邊臣,足下既已受中原冊封,亦當知天命興漢非虛也,若能歸順安西,則可汗不失保有其爵位,回紇一族亦能保有其性命,若逞強進兵,恐玉門關非足下與回紇之福地也。”
信寫得有些文縐縐的,其實是張中謀的手筆,狄銀要聽漢僚的翻譯才能看懂,他當場就將信撕了,對張邁的使者冷笑道:“你敢拿這樣的信給我,我本來就該殺了你,看在要你帶口信回去的份上且饒你一命。回去告訴張邁和楊易:識相的就快快出關投降,那我還可饒他一命,少弄這些擾亂人心的小手段。”
說著就將安西的使者轟走了。
來見豹文山部族長的使者則沒有書信,張邁料他也不認得字,所以乾脆就只是帶個口信,說道:“爾等豹文山部聽好了,以下是我轉達我們大都護的話:你們豹文山部,本來是北鄙山民,與百帳部力量井水不犯河水,我大唐也願意給你們一條生路,你們在北面逍遙過日子,不是挺好?為什麼現在卻跑來湊這等你們湊不起的熱鬧?念在你們見識不遠,我就且給你們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