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望著屋外灰塵迷濛的天空秋季還沒到,但大風沙卻提前來了。
康興調集兵馬之後便出發,一路上十分鬱悶,不是為了前方打仗之事,他料定安西軍迂迴襲擊河蒼烽必然只是一支偏師,河蒼烽地扼險要,要守住想來不難,只是這次自己也離開了沙州,那麼在曹元德身邊就只剩下閻一峰一人了。中樞沒人響應的話,對康家來講實在是大大不利。
那河蒼烽火臺位於漢長城最西點的延長線上,傍著一條隱河(藏在地底的河流)而建立起一座集合烽火臺與防禦據點兩種功能合一的土城,西面來人,不管是焉耆還是于闐都要經過此處。
這次示警是河蒼烽派出偵騎發現敵情,趕緊向敦煌方面回報。康興出敦煌之後走了兩日,便見河蒼烽火已經熄滅,哈哈笑道:“敵人果然只是襲擾,要騙我們回師解圍。”
當然烽火熄滅還可以有另外一個解釋,那就是敵人已經攻破了河蒼烽,但康興認為河蒼烽地形利於防守,敵人除非有十倍兵力,否則斷難在兩三日內就攻克這座據點。
他見到烽火熄滅之後,幾乎就想回去曹元德身邊,總不能讓閻一峰自己一個人呆在大公子身邊啊,那樣會讓康家越來越邊緣化的,只是康興此刻的任務是助防河蒼烽,就算敵人已退,就算河蒼烽沒有危險,他也不能還沒到河蒼烽就掉頭。
如此又走了兩日,行軍司馬指著一座高山道:“繞過此山,便能望見河蒼烽了。”
康興不顧黃昏,拍馬道:“走,加幾鞭,到了烽城裡頭再休息!”
趕過那座山頭,卻見夕陽照著莽莽黃沙,大風吹著塵土迷茫住整個天際,這裡已經屬於荒漠地區,連草都沒幾棵,人必須靠著掘開隱河才有水喝,至於糧食則全部要靠沙州的供應。那座烽火邊城就位於視野所及的邊緣,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裡,大風將“唐”字大旗颳得筆挺,烽火臺上猶見尚有完全熄滅的狼煙。
歸義軍數十年來仍然堅持唐統,除了曹氏大旗之外,大唐旗號依然插遍全境。此刻看到那老舊的唐字旗號依然屹立,康興本來還有的一兩分掉心也放下來了。
他指著河蒼烽道:“快走快走,進城之後就能休息了。”
跟著他來的都是康氏子弟,歡叫著隨康興奔去,康興的兒子眼尖,忽然叫道:“爹,那裡就是河蒼烽麼?怎麼土城外那麼多馬?”他還年輕,在敦煌時每日只知走狗鬥雞,卻未曾來到這邊防僻遠之地吃過苦。實際上,被派遣到這河蒼烽的將士,大多是被排擠來的。
歸義軍境內最肥的缺在敦煌,而且接近高層,升遷較快,艱苦而重要的缺則在瓜州,晉昌負責著對抗外敵的重任,那邊的日子雖然比沙州艱苦,但從那邊也算是個出身之地,有機會晉升上去。但河蒼烽卻是既偏僻又艱苦且不重要,所以這裡的駐防將兵也就沒有發言權。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這是來了就幾乎會被人遺忘的角落,常駐兵力有兩千來人,但對這裡的糧餉供應,沙州的主政部門已經有些意見了,認為養著在這裡的一堆人是浪費。
不過安西崛起以後,這種情況才有所變化,這次考慮到從焉耆到沙州之間有這條古代廢道,為安全起見,康隆才特別增撥了一千兵馬,這一千兵馬也是康興經的手,都是從各地軍部抽調出來的,並非一個完整的編制進駐。
這時聽了兒子康修的話,康興一愕,果然發現土城外隱河所在有著無數群馬匹,放眼望去怕不是有數萬之數!都圍繞著隱河似乎在飲水。隱河許多地方都被掘開了,地表的開挖十分明顯。
河蒼烽附近,什麼時候出現這麼多的馬群了?
他正愕然,卻聽前鋒叫道:“那是什麼,那是什麼!”
不止是馬,還有人!
是騎士!
河蒼烽外有成千成千的騎士在小跑著,望見康興一路後正分頭兜截而來!
一眼望去,來人不止三數千,總數至少有一萬!
“天啊,這是怎麼回事!”
這裡怎麼會出現這麼多的騎士?就算河蒼烽所有的將士都跑出來,也不該有這麼多啊!
康興驚得有些呆了,一時不知該迎上去還是要趕緊逃走!
卻聽他兒子叫到:“爹,好像是于闐的旗號!”
兜截上來的兩路兵馬,每一路約有四五千人,加在一起剛好是一萬,兩路軍馬左路亮著“于闐”、“馬”旗號,另外一路卻只是“大唐”旗幟。康興心道:“于闐……原來如此!定然是馬繼榮見他們的太子久久不回去,所以來要人了。河蒼烽的守軍見是他們,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