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倉”流了過來。
如今正是亂世初定,商流剛剛起步,大家會覺得“繁榮”那是和之前的亂世相比較,商販的絕對數量其實還遠不能與隋唐盛世相提並論,往來商旅的絕對消耗其實不多,因此這些商儲倉設立了兩個月後,糧食儲備不見減少,反見增多。
到了天策八年二月中旬,張邁看到了各地倉儲的資料後,便傳出命令,宣佈燕京大整編結束。
這次燕京的軍隊大整編,除了那些精銳番號之外,經過混編集訓後,共整出不包括精銳番號在內的一百五十七個軍府,共計十五萬七千人,屯聚於現在被稱為燕京地區的地面上,大整編既然結束,各軍將領便按照之前的安排,奔赴各重點軍防區。燕京地區只留下三萬人。
由於兵馬是四面進發,所以在萬眾矚目之下,也沒引起各方多大的不安,幾乎大部分人都沒有留意到其中有五十七府計程車兵,沿著運河南下,奔赴中原,目標直指黃河!
如今運河的行走已經形成了規矩,北面下來的船隻必須走西線,南面上去的船隻必須走東邊也就是說所有人船都得靠右走,只有在閒空的地方,才允許超船,也不允許太大的船隻出現以免妨礙交通。
就目前來說,這樣的秩序已經足以保證現階段整個河北地區商流通暢了,但就長遠而言,大宗商品走運河既要分成小船貨運,又要經過二十幾個厘金稅關,成本上勢必要面臨一個瓶頸。
但運兵小船是沒這方面顧慮的。
一艘艘設計得像龍舟一般狹長的運兵船,能夠坐上二三十人,四十艘的運兵小船,就能運送一個府。不到沿線軍鎮不許上岸,上岸之後直接在軍鎮就食,晚上就都得住進軍鎮的營帳,不得外出。但每五日可以有半天的時間,上繳武器後在長官的監督下到市集散心。
於是天策八年二月中旬以後,運河上的商人們就看到這樣一個奇景:無數運兵小船從北面首尾相接、漂流而下,每艘船上都有一個隊正或副隊正掌舵,兩個人撐竿由船上軍士輪流操作。其他人就都整整齊齊地坐在船上,要讓所有人在千里遠行中都一直挺直腰桿、目觀鼻鼻觀心是不可能的。但也只是左右顧盼看沿河風景,從燕京一直到白馬,除了船隻漏水等意外,竟然沒有士兵中途下船上岸!
這讓習慣了“兵過如洗”的商人以及沿線居民都大大見識了一番,天策唐軍的軍風士氣,也透過這次別開生面的行軍而傳揚了出去。在這個時代的國人眼中,經過這幾個月的大整編,這些新生計程車兵們紀律已經變得極其出色至少相對這個時代而言已是出奇的好。
嚴明的軍律、通常的運力和沿途早有準備的儲備接待,使得這次行軍其成本低得令人髮指,而且對沿途百姓全無騷擾。甚至還因此使得這一個月成為整段運河最安全的時期,這事說來簡單,但所有的事情都建立在“令行禁止”四個字上。當初石敬瑭就萬萬辦不到。
船隻走得不快不慢,第一批人馬十五日後便到達黃河。
這批人馬走了一半的路程後,天策的精銳部隊忽然從陸路轟然南下,鐵騎的中央,赫然是張邁的大纛!
看到這大纛難移,天底下所有人都意識到
要開打了!
天策精銳無論步騎。人人騎馬。河北平川之地,如今又是境內行軍。所以大部隊來得好快!
南下大軍以三千龍驤鐵鎧軍為騎兵中堅,三千陌刀戰斧陣為步兵中堅。三千鷹揚在左,三千汗血在右,更有兩部前鋒楊信部三千騎為左先鋒。折從適部三千騎為右先鋒,衛飛以三千騎射為諸路接應。燕京大閱兵所展現的精銳,竟是到了過半!
如果說,從運河南下的五十七個府的兵馬是低調行軍,那麼這三萬五千精銳騎兵南下便是高調得驚天動地!
七部人馬三萬五千騎,加上後勤一萬人,每人各帶戰馬兩匹、負重馬一匹,沿途州縣只負責草料供應。四萬五千人馬共出動了接近十五萬的馬匹!
旁觀的人只看到前後煙塵滾滾,哪裡分辨得出具體是多少人,總而言之說十萬大軍是沒人懷疑的,說百萬人馬也有人相信。
三月初三,張邁的大纛出現在了白馬渡口!
洛陽還在驚詫中措手不及,而整個中原卻已經震動了!
當張邁南下之際,符彥卿也揮師西進,以折德扆部為先鋒,符彥卿的五弟符彥能領三萬人守開封負責後勤,其餘二十七萬人馬走汴河水路,浩浩蕩蕩地挺向東北,和南下大軍一樣,目標都指向鄭州!
鄭州是運河東北段和東南段的匯聚地,自隋唐以來,所有運往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