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3 / 4)

小說:九界 作者:那年夏天

在審香妍抵擋不住時,自己再出手也不遲。這麼做,完全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在大樹呵護下的小樹,不去經歷風雨,是無論如何也成不了大樹的。

場中,靈光被黏液一擋,勉強擊到那人身前時,已經黯淡無光成了強弩之末,沒有多少法力了。而那人一爪揮下,把方圓三丈之內全部覆蓋,聲勢威猛之極。審香妍與那人相比,就如同一隻雲雀和一隻大雕的區別,幾乎不成比例,但是身形雖小卻異常靈活,一道靈符往下一拋,瞬間變成一朵金蓮,腳尖踩在金蓮上輕輕躍到一旁。那人的反應也極快,不待爪子落地,一大步跨出五六丈的距離,緊追著審香妍又是一爪橫著掃了出去。這一爪雖未擊實,但是帶起的勁風卻將石臺砸的四分五裂,由此可見其修為高低。

高庸涵見到那人的身手,忽然湧起一股熟悉的感覺,可是見到此時的情景卻無暇多想,正待出手相助,卻見形勢又是一變。

審香妍此時身在半空,眼見無處可躲,一道靈光擊向金蓮,金蓮突然頓住,花瓣暴漲裹住身體猛地往下一落,跟著從那人的胳膊底下飄到另一側。審香妍同時還不忘反擊,一劍斜斜刺了出去,這時那人巨大的身形反而成了累贅,躲閃已然不及,索性沉肘一擋,被劍芒劃過,激起一道火花。

高庸涵旁觀者清,見審香妍把丹鼎門法術的靈巧、飄逸發揮的淋漓盡致,不禁暗暗點頭。這時,他也已經完全看清了那人的路數,那人定然是以武入道的修真者。以武入道之人,比之修行悟道之人更加艱難,因為除了要武技達到化境之外,還要透過對“武”來體悟到“勢”的奧妙,非如此不能算作修真者。

修行最基本的道理,修真界都十分清楚,無非是九界道祖當年所傳的陰陽調和之法,由此引申出來了無數的法門。這些法門大致可以分作三類,分別是:術、勢、訣。“術”,多指法術一類,透過藉助自然萬物乃至天地之力來修行,這一類以炎焱族的焰陽宗,和棲綿族的拙木臺,還有蘊水族的上善樓為代表。“訣”,多指靈符、法訣、法陣一類,透過符篆使得自身與天地融為一體,這一類以人族的天機門,和鳳羽族的究意堂為代表。

而三者之中最難的就是“勢”!因為“勢”既需要體認天地、陰陽,又要內觀靈胎,同時還要設法將二者融合起來,所以最難。在某種程度上來,“勢”更像是將前兩者結合起來,但是又不會刻意地去偏重哪一樣。還有一點,“勢”裡面又可以分為好幾種,如以修身為主的玄元宗;以平衡陰陽為主的重始宗,和千靈族的丹鼎門;還有就是以武入道的御風族天翔閣,和源石族的巨擎閣。此外還有許多流派,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歸結到“勢”裡面,就像當初的詭門宗主詭鵬,其法術就可以看作是“勢”的一種。

這麼說,並非是指“勢”一類法門才是修行的正宗,就能凌駕於“術”和“訣”之上。相反,修煉“勢”一類法門的人,最起初修行時,所遭遇的困難更大,因為他們需要內外兼修。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還是在於修行者本人。

這一類故事流傳的太多,如果自身資質有限,又不勤修苦煉,那麼就算修行最好的法門,也不可能得道。這個道理許多人都講過,但是九界坍塌以後,講的最透徹的是玄元道尊,他有一句名言:法無高下,惟心有礙;道無先後,惟性無常!這是至理名言,可惜真正理解的卻寥寥無幾,現在能記住這句話的,又有幾個?

當然,並非所有的法門都可歸納到“術”、“勢”、“訣”當中,因為這裡面有一個例外,就是七蟲族的茂楓臺。他們的法門原本是九界中最為獨特的,當年的七蟲大帝,是連九界道祖都要敬佩三分的了不起的大人物,只可惜這些法門如今大多已經失傳,剩下的還不及最鼎盛時的十之二三。

那人雖被審香妍一劍擊中,並無一點受傷的樣子,只是輕輕“咦”了一聲,不再小覷審香妍。剛才的交手只有短短兩三下,但是他已經知道對方身形靈巧之極,當下招數一變,改為大開大闔,兩條手臂上下翻飛,捲起一股股勁風朝審香妍攻了過去。

那人並不在意是否擊中對手,只是不斷地橫掃豎劈,無數勁風激盪在一起,進而形成了一股股旋風,攪得黏液四下飛濺。審香妍在此人威猛絕倫的爪風中,身形顯得越來越凝重,幾次都想突出旋風的範圍,可惜都未能如願,漸呈不支之勢。

看到審香妍好幾次都險些被掃中,高庸涵暗自點頭。那人應變如此之快,在短短的數招之內,就將審香妍的靈巧完全限制住,可見絕對是一個武技高手,而且還是一個經驗老到的高手。

高庸涵明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