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趙氏的大校場不同,王氏挑選比武場合是一個擂臺,極具王氏出身風格。
由此也可以想見,開山鼻祖對一個世家的影響,這就像是開國君主一般,基本上奠定了這個家族的文化基因。
擂臺不算大,但周圍卻設定了大量的看臺,風格頗為有點像鬥獸場。
待鄭玄成和王老太君落座過後,其他的後輩紛紛落座。
而第一個登臺的是一個年齡不算大的小姑娘,看髮型尚且還未及笄。
身上的桃紅交領刺繡襦裙,明顯做過一些改良,最典型的就是不太適合活動的大袖,都變成了那種幹練的窄袖。
很顯然,這位小姑娘已經提前做好了和他交手的準備。
小姑娘一副小大人的模樣,拱手道,“我在王家齒序裡排行第七,大家都喊我七妹,還請郎君多多指教!”
俞幼泉當即拱手,道,“俞俱醴,還請七娘子指教。”
俞幼泉稱呼小姑娘為“七娘子”,眾人都覺得非常正常。
因為在這個世界,對男子基本上都稱呼為某某郎,而對女子則稱呼為某某娘、某某女郎。
二者都是從“良人”演變而來!
在“良”右邊加“阝”,變成“郎”;在“良”左邊加“女”,衍生成“娘”。
但因為“郎”和“娘”單獨叫的話,基本上會顯得過於親暱。
一般要麼連著姓氏,帶上持續排行,譬如,王大郎、王二郎,要麼用上敬稱叫“郎君”。
“娘”也是類似,加個“子”表示尊敬。
而像是俞幼泉,因為年紀小又是老么,在家裡經常被喊“小六”,但外人要是關係比較生疏的話,基本上都會喊他俞六郎。
若是關係再親暱一些,那就直接喊哥哥姐姐,像是他在雲州趙氏就是這麼做的。
當然。
若是王侯貴胄的話那又有其他一些叫法,譬如,公子、女公子。
目前這個稱謂還比較高貴,只在一個小圈子內流行,但也有逐漸降格的趨勢。
但凡官宦之子就有叫他們公子的,但主流一般還是不被認可!
當然,這位七娘子也是有閨名的,但俞幼泉卻是不便問詢,在這個時代女子“隱名不隱姓”,叫她七娘子反而是一種尊重。
“請。”
“請。”
語畢,王七妹就緩緩拔出手中的彎刀,看造型像是柳葉,線條流暢,極富美感。
她鳳目一凝,一聲輕叱,身軀化為一道殘影,就好似一道粉色閃電,驟然逼近俞幼泉。
而比她身影更快的,則是她手中的刀。
閃爍著寒光,劃過優美的弧線,俞幼泉身軀微微後仰,眼球跟著轉動,甚至能夠看到刀刃擦著他面門從下而上。
隨後,又是一套行雲流水般的連招。
金龍出洞、天女散花、單刀赴會、霧裡看花
短短時間,王七妹就妙招連出,快攻快進,站樁騰挪,身影就好似蓮花綻放,極其賞心悅目。
“好!”
現場不少王氏族人鼓掌叫好,王七妹也的確是打的非常漂亮,就是鄭玄成都面露讚賞之色。
別看這王七妹年紀較小,但絕對是小天才一枚,若是被她的年紀和外表欺騙了,估計要吃大虧。
很顯然,這王七妹第一個上場,也絕對是精挑細選過的,希望能賺取一個開門紅!
王老太君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但握著龍頭柺杖的手卻是不由握緊。
她是明白人,別看小七一直在進攻,但俞俱醴那也是從頭到尾都遊刃有餘。
小七快進快攻,俞俱醴身形飄忽,或躲閃,或進攻,或格擋,都極其的絲滑!
這是哪兒來的小怪物?
誠如俞幼泉猜測的那樣,王七妹的確是王氏這些年發現的罕見的小天才,開天門四十九寸。
這些年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在她身上,若非年紀還太小了一些,在王氏年輕一代中能隱隱排入前五。
不過。
王老太君倒也並沒有太過擔心,因為小七的絕招尚且還未施展。
來了!
王老太君渾濁的老眼中驟然釋放出一道精芒。
只見場上王七妹氣質陡然為之一變,而作為對手的俞幼泉的感受更是尤為直觀深刻。
他甚至感受到,王七妹身上甚至隱隱有紫色雷霆在若隱若現。
而他本人更是被牢牢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