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猶豫,當即散去混沌中的映象分身,而後元神意識迴歸到龍珠洞天之內。
再次回到龍珠洞天,俞幼泉心頭也不由一暖。
和身在混沌深處,無所憑依,隨時都有可能面臨滅頂之災的高壓相比,龍珠洞天之內對他而言不啻於心靈的港灣。
隨即,俞幼泉也意識到,練成《寶塔鑄金身》後,他或許可以再走一趟盤龍山,將龍前輩釋放出來。
一旦修煉成寶塔鑄金身,他對此功自然而然就有了足夠的瞭解,就算是需要斬塔,相信也能架輕路熟。
說不定還能透過對功法的熟悉,將此法傳授給龍前輩,幫助他反過來徹底掌控此塔。
畢竟龍前輩已然將龍珠贈送給了他,肯定會傷及本源,有此塔傍身或許才能真正脫困。
念及此,俞幼泉臉上也不由浮現出一個微笑。
俞幼泉當即取出歷經千辛萬苦收集到的五行神物,然後再配合他不久前得到的玄黃之氣,就此開啟了龍珠洞天悟道模式。
道道特殊的大道波動圈圈瀰漫開來,很快俞幼泉就徹底被悟道模式下的大道秩序所淹沒。
思維異常的理性、冷靜,大腦更是空前的活躍。
關於功法《寶塔鑄金身》的修煉秘法,更像是涓涓細流一般點點湧上心頭。
隨即,俞幼泉眼眸中的世界就開始湧現出分別代表五行的絢爛色彩。
看到這些,俞幼泉頓感無盡玄妙奧義悉數湧上心頭。
五行乃天地之間最常見的法則,它們相生相剋,世上絕大多數寶氣、功法、法則,都建立在五行之上。
但這也恰恰說明,五行乃是構成世界的基礎,是骨架,是基石。
對於天地五行俞幼泉本身領悟也非常深刻,畢竟一路走來,他每一步都走的非常踏實。
身合大地,身合天心,掌控勾陳帝符,掌握星空萬千星辰,這一切本質上都離不開對五行之力的理解和掌控。
而就在不久之前,他被放逐到了混沌之中,更是以自身為原點,反覆體驗開天和世界毀滅的過程,對於五行的理解更是異常深入。
而現在這些知識,這些大道感悟,和龍珠洞天悟道模式之下的五行奧妙更是相互呼應相互印證。
如果說以前俞幼泉所領悟的五行奧義尚且還是基石,那麼現在建立在道胎石、一元重水這些天材地寶卻是真正意義上的五行神材,乃是五行法則的極盡昇華。
這些經由五行神材所淅出的五行奧義和法則,卻是讓俞幼泉大開眼界,徹底陷入到了如痴如醉之中。
俞幼泉只感覺一扇扇世界的大門在他面前敞開,極大的拓寬了他的眼界。
尤其是玄黃氣的加入,更是讓本來就異常玄奧的五行法則,再次迎來了無盡的道妙。
修行無日月,也不知過去了多少個年月。
俞幼泉的身上,持續不斷流轉著五彩光芒,它們互相交織,彼此流轉,互相穿插編織,到了後來更是慢慢凝聚成一座寶塔的形狀。
寶塔能有三十三層高,就好像是從大地之上,一層層澆築,最後觸及到了三十三天最高深的三清三境。
這讓俞幼泉一時都有些始料未及!
這尊寶塔,看似只是一座塔樓,但卻像是紮根於大地,樹梢最終探向天穹的建木,乃是貫通人間和仙界的“天梯”,成功打破了天人之阻礙。
在這一刻,俞幼泉好似同時受到了大地之氣、五行之氣、仙氣、元氣、玄氣、始氣的澆灌。
整個人好似經歷了一次一步一天,最終登臨最高的攀登之旅。
這種悟道的過程,簡直無法想象。
俞幼泉甚至懷疑,他是否已然超脫了目前涯海界所能觸及的最高的高度!
時間也不知過去了多久,俞幼泉恍惚之間,感覺自己好似化身成為了一尊玄黃寶塔,更古長存,經受住了天地間最殘酷的歲月,以及種種劫難的考驗。
就像是一口寶劍,在一次次磨礪中不斷開鋒,最終成為了絕無僅有的神兵利器。
而盤坐在龍珠洞天之內的俞幼泉,身軀之上那本來尚且還有些虛淡的寶塔虛影因此一點點被堆高,被打磨的厚實,最終又一點點虛化,徹底和俞幼泉的身軀融為一體。
玄黃寶塔是他,他即是玄黃寶塔。
尤其是在完成這最後一步的剎那,俞幼泉卻是驟然感覺他身軀之上曾經獲得的海量天地氣運,卻是開始像開閘放水一般流向了這尊寶塔。
只短短時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