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要成事,往往邁出第一步才是最難的。
而俞幼泉在說服九王封鎖國門的過程中,先後已經得到了劍聖、拓跋村夫和樂聖程青衣的支援,接下來再拿著三王的手書去遊說九王中的其他幾位,事情就相對要簡單很多。
尤其是九王對於大量星輝的垂落,多多少少是有一些感知和應對手段的,說服起來相對就更加容易。
真正讓俞幼泉感覺有些為難的,反而是血火城主。
畢竟二者之間,也的確是存在一些過節和矛盾。
好在,說服血火城主這件事,已經被明山釣叟老祖攬下,俞幼泉暫時並不需要太過操心。
待九王基本上都說服了以後,俞幼泉當即馬不停蹄拿著有九王簽名的手書來找大晉皇室。
相較於修行世界,朝廷所統御的凡俗才是人口最多的。
哪怕是修行者所吃的糧食,所穿的衣服,都需要凡人耕種、紡織。
想要成事,說服朝廷那是必然的!
關於遊說大晉皇室這件事,俞幼泉首先想到的還是皇子程紹興。
至於那位老皇帝,因身體的緣故,現在基本上已經不太管理政務。
皇子程紹興繼位,也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穩的事,朝臣很多也都開始陸陸續續站隊程紹興。
或許是北魏退兵了,危機感暫時消弭,皇城明顯要熱鬧很多。
俞幼泉找到程紹興的時候,這位皇儲正在東宮欣賞歌舞。
頗有點劉皇叔“我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嗎,接著奏樂接著舞”的架勢。
眼看俞幼泉很突兀出現在東宮,被掃了興致的程紹興當即揮退了奏樂起舞的侍女們。
程紹興忙收拾好心情,略有些忐忑的說道,“咳不久前不是聞聽到北魏賊人退兵了麼?我有些得意忘形了”
程紹興可是知曉,現如今的俞俱醴號稱大晉第十三天柱,地位略等同於九王。
莫說是在凡俗,就是在修行界那也是威名赫赫。
甚至就連國師鞠奉仙,都專門過來叮囑過他,讓他切記要維繫好和幼龍的關係。
一旦幼龍支援他,皇位十拿九穩不說,而且還基本上能應對來自修行世界絕大多數壓力。
按照鞠奉仙所言,現如今修行界鎮世宗門九玄門實力衰弱,再無壓服天下各大勢力的的資本。
而修行界一旦打個噴嚏,世俗這邊或許就要跟著感染風寒,一步行差踏錯,或許大晉都要因此分崩離析。
但若是能籠絡好幼龍,那結果或許就大大的不一樣。
現在讓幼龍撞見他和諸多宮女一起玩遊戲怠政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感覺到太子的心緒,俞幼泉不由一愣,隨即也有些感覺好笑。
原來在不知不覺之間,他在眾生的心頭,地位已經高到了這個地步。
要知道這位“紹興兄”,那可是未來的皇帝。
這一戰還的確是改變了很多東西!
俞幼泉笑道,“帝王好色從來都不是什麼絕對不可饒恕的事”
這就像是前世富二代圈子裡流傳過的一句話,不怕二代吃喝玩樂胸無大志,就怕二代一心一意想要證明自己去創業。
皇帝也類似。
開國君主有開國君主的責任和重擔,守成之君有守成之君的當法。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對於一位守成之君而言,無為而治,與民休息,或許從來都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就拿前世網路上經常看到的一句調侃來類比,岳飛要是能碰到劉禪這樣一個庸碌之君,那估計做夢都能笑死。
聞聽到俞幼泉的話語,程紹興鬆了口氣的同時,又忍不住有些羞赧慚愧。
他重病的父皇尚且還在世,而他父皇給他取名“紹興”,寓意那更是言猶在耳。
就是希望他能重振皇室,有所作為。
俱醴兄的話語說的很熨帖,讓他心頭好受了很多,但心底多少還是有些慚愧。
程紹興面容一肅道,“我素知俱醴作風,最不喜干涉皇權事俱醴兄風塵僕僕而至,可是有什麼需要為兄全力配合的?”
俞幼泉頓時樂了。
他自詡懂得很多人,但現在才知道,其實很多人也非常瞭解他。
或許這就是身份地位起來後的連鎖反應。
弱者喊的歇斯底里亦無人在乎,而強者的低聲細語卻能深入人心。
俞幼泉沒有多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