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3 / 4)

小說:六朝時空神仙傳 作者:吻火

他大略明白劉勝之的意思,這是要一勞永逸,徹底的擺平河患了!

此刻見著滿座大驚,步鵬鵬反而鎮定下來,道:“陛下說的辦法,我也曾經想過……”

“上古之時,黃河有幾條河道入海,以至於典籍之中有著九河之稱,其時也河無大患……

但是到了戰國時分,沿河各國,壅防百川,各以自利……”

從周定王五年,洪水從宿胥口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入海。發生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改道水災以來……

兩千六百多年的時間裡,黃河下游河道經歷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再到北的大迴圈擺動。其中決口、改道不計其數……

可以說,黃河水災之所以這麼頻繁厲害,有著大半是人為原因。

總之,這一時期的黃河下游因堤防未築,河道無所約束,漫流改徙無定,或時出現多股河道並存的局面。

黃河沒有固定河道的,起碼有著三條以上的河道入海,因此那時候水流順暢,沒有什麼大的災害。

但是到了戰國中期,各個國家以鄰為壑,都想要享受水利趨避水害,開始在自己國內修建大堤……

黃河邊的齊國和對面的趙、魏國兩國競相加高黃河大堤。不過在當時,兩岸堤距寬達五十漢裡,相當於現在四十多里……

那個時候,河道如此之寬,黃河當然不會氾濫了。這麼寬的河道足夠其隨意流淌了。

但是以後生齒日繁,在大堤內河槽兩旁淤出的大片灘地上進行了墾殖,修築民埝以自衛,遠者距水數里,近者僅數百步。

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險情迭出。西漢末年今河南浚縣境內河道,河水高於平地,顯然已成懸河。

這就開始拉開了黃河兩千年水患的序幕!

西漢一代河患嚴重,僅見於文獻記載的就有十次較大規模的決溢改道。

一直到東漢明帝時代,王景對西漢末漫流的河水進行全面治理。透過疏浚壅塞,截彎取直,修築堤防和水門等措施,開闢了一條新道。

這條新的黃河河道線路順直,有利於泥沙的沖刷,積淤緩慢。而且當時黃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單獨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起著分洪、排沙的作用,故河道穩定……

以至於東漢末年一直到唐朝末年,這八九百年間,黃河再沒有出現過大的水患。

當然了,這是在另外一個時空軌跡之中。而眼見著,就在這個時空軌跡,馬上就要有了大規模的水災。

此時,劉勝之在地圖上隨手畫了一筆,這意思就是要人為使黃河再次決口改道……

因此,所有人見了,這才如此驚動!

“陛下,其實王景治河,已經相當不錯了,如今已經經歷三四百年,而河無大患……似乎用不著在此地開闢新的河道。”

步鵬鵬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提醒劉勝之,其實王景治河,本已經就是最好的方案,以至於一直管到唐末時分。

只是那黃河所帶的泥沙太多,經過近千年的堆積,至唐末開始黃河下游河口段已漸淤高,今山東商河、惠民、濱州市縣境內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成為陸上懸河。最後方才淤積堵塞的……

一個工程,能夠管上千年的時間已經很不錯了。劉勝之現在再怎麼改動,恐怕也不會有著更好的方案!

哪裡知道,劉勝之聽了,卻是淡淡一笑:“我哪裡說是要另開河道,我是要在這裡造出一片大湖來!”

“啊!”諸人聞聽,都是一驚,劉勝之剛才在地圖上所畫之地正是在濮陽一帶。

“那附近不就有著雷澤麼?”

和後世不同,在這般時代,那片地方可謂是水源充沛之極。號稱是四澤八水!

有著菏澤、雷澤、大野澤、孟渚澤等大湖,而有名的河流是濟水、濮水、沮水、雍水、菏水和汴水、黃枝水、彌水。單單雷澤就有一百多里的面積,大野澤三百多里……這些湖泊河流,縱橫交錯成為大片的沼澤和溼地……

這些湖泊和支流水系可以如同毛細血管一樣,幫助黃河蓄洪洩洪等等……

這也是,王景治河能夠管到千年的很重要原因!

劉勝之卻是冷然一笑:“沒錯,我要在黃河東面,再造出一個千里大湖來……”

諸人都是震動,那步鵬鵬卻露出了思索的表情來,半天方才說道:“如此也可行……只要這湖泊存在,就可以幫助黃河分流蓄水,那水患就更加減少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