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北地梟雄 作者:換裁判

去,反正這件事也只能按章辦事,只要循規蹈矩,就算出了差池也不至於惹禍上身。一念及此,他拖著長長的官腔故作沉吟,隨後如同賢明君主接納進諫一般,說道:“大公子言之有理,果然見識卓見。此事確實刻不容緩。那麼,就先這麼辦。文縣尉,稍後你與王主簿合計此事,一應文書準備齊全,我即刻便發往郡府。”

隨後,祖昭又將祖成、祖包、祖仲等一眾潛伏在令支縣的子弟的情況簡單說了一下。幾天前,祖繁在聽說此事與令支縣有關後,便專門安排人手蒐集到令支縣的地圖,今日一早也隨同帶了過來。這會兒他取來地圖,攤開在眾人面前,按照祖昭所說的方位進行標記。

“依在下之見,眼下我等應做好隨時能出發的準備。待到阿成、阿包他們打探到詳細線索後,便以迅雷之勢先包圍賊眾,再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祖繁正聲說道。

一旁的祖昭下意識看了一眼祖繁,即便祖繁不提及此事,他稍後照樣會加以強調,不可不謂英雄所見略同。

“此事,莊上即刻著手準備。昭兒,稍後你便安排下去。”祖舉拿出將軍般的威嚴說道。

“請阿公放心,孫兒這便安排下去。”祖昭有條不理的答道。事實上這些事他早在凌晨時便已經吩咐妥當,莊上青年子弟無不是摩拳擦掌,倉庫裡的器械眼下全部擺放在後院和馬場上,過了午後就可以一一分配下去。

到了晌午,陳縣君、文縣尉先行告辭,回縣府張羅相關文書。

淳于沛趁著這個空閒,再次找到祖舉,客氣的希望能同去幫忙。祖舉心有幾分猶豫,但想到對方畢竟是玄菟郡別駕從事,好歹有官職在身,於聲威、於善後都有一定幫助,於是在勉強虛禮推讓過後,他最終還是應承了下來。

得到準信後,公孫隆立刻跑到後院去找祖昭,興奮的把這件事說了一遍。

正在張羅擦拭各式各樣兵刃的祖昭,聽了公孫龍這番話之後,再次忍不住暗地尋思:淳于沛和公孫治到底是要做什麼?不急著收拾啟程,偏偏還要攙和此事?

“阿隆,最近幾日公孫老先生沒有提及收拾行程的事情麼?”祖昭向公孫隆問道。

“收拾行程?去哪裡?”公孫隆一臉疑惑不解的反問道。

“哦,沒什麼。只是希望你們多住幾日,別急著回玄菟郡。”祖昭心中瞭然,於是隨意編了一個藉口搪塞過去。

“哈哈,一定一定。我巴不得就在這裡待到年關過了呢。可不想這麼快回侯城,前段時日家裡事多,二伯父好多事都管不過來,最要命的還是西北和東北的外族人。”公孫隆信以為真,爽快的答應下來,順帶還抱怨了幾句家中的話。

祖昭臉色微變,立刻從公孫隆的話中找到一些關鍵線索。

“怎麼,外族又再犯事?”他故意牽引話題的問道。

“唉,一直就沒消停過。西北有羌人、烏桓,東北有高句麗人。尤其是高句麗人,屢屢犯邊,弄得人心惶惶。我曾經好多次想找二伯父說說,索性集全郡之利好好教訓教訓高句麗,看他們還敢不敢猖狂。不過我爹總是不帶我去見二伯父,沒法子說事。聽說二伯父多次向州府求援,但州府遲遲不給答覆。我們玄菟郡人丁稀少,駐邊官兵常年沒有補給,都是老弱病殘,實在沒轍。”公孫隆放佛有一肚子苦水,一下子全傾訴了出來。

祖昭沉思起來,自漢武帝大破匈奴之後,漢朝真正是威懾四方,周邊小國主動朝貢誠服。王莽篡漢之前,高句麗民族一向是對漢稱臣。直到王莽貶高麗王為侯,又肆意徵調高麗作戰,最終逼迫高麗舉旗反叛。趁著兩漢更替之際,高麗王不僅吞併周邊其他小部落,甚至還進犯漢四郡,在此期間逐漸由部落發展成民族政權。

最開始玄菟郡是設在長城以外,正是因為高句麗屢屢蠶食和侵佔,漢朝三次遷徙玄菟郡。今時今日玄菟郡已由長城外轉入長城之內,並還分撥了部分遼東郡的屬地。

高句麗的猖獗直到後來公孫度執掌遼東,主動出兵進擊高句麗,方才得以遏制。

祖昭暗暗猜測,或許公孫家在玄菟郡並沒有那麼強大的勢力,畢竟玄菟郡要比右北平郡更加偏僻和落後,無非是仰仗公孫王或這個太守的身份地位而已。他暫時並不能確定此事與公孫治的心思是否有關,不過無論如何也算是多了一層瞭解。

在帶著公孫隆去挑選了一把適手的兵器後,祖昭讓其和其他公孫家的子弟待在一起,等收到通知後再來馬場這邊碰頭。送走公孫隆,祖昭便前往西院旁側的一處小院,專門跟韓當見了一面。韓當昨日從下午到晚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