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北地梟雄 作者:換裁判

想出十全十美的辦法,徹底杜絕意外的發生。眼下之事絕非兒戲,弄不好便是一場大陣仗,隨時會有人喪命。

一旁不怎麼說話的韓當,在這個時候不疾不徐的發言道:“依我看,賊人選擇藏身此處,為得就是方便向北面的荒漠戈壁逃跑。北面的地廣人稀,不容易遭到圍堵,隨時都能越境逃竄到胡地。即便是官軍也不敢貿然追擊,生怕會引起胡人的襲擊。”

略微頓了頓,不等眾人反應過來,他又緊接著說道:“若是我,我會將埋伏圈設在北面。除此之外,還要有一隊人馬從南面策應。換言之,要想成功逼賊人就範,必須有兩支疑兵和兩支實兵。賊人但見南面大張旗鼓,必會轉而北逃,一旦進入埋伏圈,南面緊追而來的人馬配合伏兵,足可一舉殲之。”

祖昭下意識看了韓當一眼,露出大為讚賞的神光,看來歷史上的東吳名將果然名不虛傳。

祖陵、祖厲、祖恪等幾位叔伯,對這位看似粗魯的漢子也大為驚奇。他們自是料到韓當是令支縣當地人,對當地的情況理所當然瞭如指掌,能做出這番分析絕非憑空捏造,心中多少是認可了這種安排。

祖昭抬頭看了看天色,隨後說道:“稍後安陽亭的張家兄弟來了,合他們的人馬。這會兒再去通知阿繁,阿繁必也會同我們一併去往令支。如此算來,百五十人不成問題。更何況,如今正是高秋,晨夜必有大霧,乘霧而行,疑兵必成。”

祖陵點頭稱是:“沒錯,我們未必一定要在白日裡行動。”

祖昭果斷的做出決斷:“如此,就依此計而行。陵叔、厲叔,由二位領五十餘人為第一支實兵,我與張遠、張預兩兄弟合人馬為第二支實兵,繞道設伏於北面荒漠。有勞韓大哥帶路,便隨我這一隊。”

韓當點頭應諾。

祖昭繼續安排道:“恪叔領一支虛兵由東造勢,到時候阿繁則領另一支虛兵,迂迴到西面遙相呼應。虛兵人少,但林從廣大,屆時大可在馬尾上繫上樹枝,往返反覆奔跑,以塵土、蹄聲和火光製造障眼法。”

長坂坡張飛設疑兵的方式這會兒便信手拈來,無論如何,此一役召集如此之多的人馬,呼叫祖家全部精良的裝備,若還收拾不了區區幾個毛賊,那可真是顏面無存。

幾位叔伯對祖昭擅自安排隊伍原本有所不滿,不過在聽了祖昭設疑兵的方法後,也覺得這確實是一個簡單易行的辦法,想來大公子儘管獨斷專行,但不至於毫無謀略。於是眾人沒有多發異議,紛紛應承下來。

安排完畢,幾位叔伯自去召集本祖子弟分配隊伍。祖昭又派了一名子弟進城去找祖繁,讓祖繁晌午過後直接帶人去東面官道上的河陽亭會合。透過這幾日與祖繁的接觸,他相信祖繁絕非是一個迂腐的人,必定會如約而至。

過不多久,後院門外再次來人同傳,說安陽亭的張家兄弟已經到來。

畢竟是仗義相助,祖昭專程來到大門外迎接。張遠、張預兩兄弟皆是全副武裝,跟來的安陽亭遊俠兒止有不到三十人,不過人人穿戴齊全,皆配坐騎和長柄騎兵武器。雖不及祖家眾子弟那般有鐵甲,但此等陣勢應付尋常賊子已是綽綽有餘。

“文義兄,阿預,諸君一路辛苦。此番能得諸君相助,祖某感激不盡,先行謝過。”祖昭在大門前站定,拱手迎道。

張遠、張預兩兄弟率先下馬,其餘跟隨者也相繼跳下馬背,一個個筆直佇立,頗有英姿,全然不像是平日遊蕩於鄉鎮間的遊手好閒之徒。

“祖兄弟,既是你相邀,我等自是無話可說。只可惜總有一些鼠輩,平日裡稱兄道弟怎麼都好,一到真要出力時卻不見蹤影。實在丟我安陽亭的顏面,張某慚愧。”張遠很是豪氣的說道,不過說到最後一句時,語氣顯得有幾分不好意思。

張遠在安陽亭乃至整個徐無縣都是小有名氣的遊俠,藉著張家的聲勢,結交甚廣。這一點從平日裡到西河橋操練的情況便能一目瞭然,響應張遠號召者,無不是自備馬匹。雖說北方尚武好鬥,又多是牧民出身,可也不是人人都能隨便騎馬往來出行。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平日聚會西河橋,張遠招來的同伴著實不少,動輒三、五十人。今日雖到了三十餘人,但明顯有十多人是生面孔,倒是那些平日熟絡的遊俠兒們缺席甚多。相比是張家本族一些好義者,聽說要去鄰省追捕劫馬賊,便自告奮勇同來。

“正所謂人久見人心,文義兄無須多放在心上。行俠仗義,吾輩為之,不強求其他。諸君且先隨我進莊。”祖昭在這件事上沒有太客氣,言語很直接的說道。對他而言,在辨人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