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2 / 4)

小說:心靈瘋暴 作者:江暖

算是旅遊的淡季,可是前來司考蘭高地非要入住幽靈旅館的人們,幾乎都能擠爆了,這個小小的地方的機場。

因為想要祝福的人遠遠超過了幽靈古堡的客房。所以幽靈古堡不得不對外出租帳篷。

這樣一來,在這個巍峨高聳神秘詭異的幽靈古堡附近,那大片大片的荒原上冒出來五顏六色的類似於小蘑菇一樣的帳篷,又被一些有心的攝影師給拍的鏡頭裡,單身的幾乎全部都是暗調的,城堡下面是一個個可愛的五顏六色的谷邦邦的帳篷,在滄桑悠遠的天幕之下,有一種恍惚將古代穿越現代,現代帶入古代的錯覺。

這個時候薩拉正在和城堡裡面的工作人員討論弄一套化妝遊行或者面具狂歡。

狂歡節,通常是基督教四旬齋前飲宴和狂歡的節日,原由主節一直延長到四旬節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節前幾天。盛行於歐美地區。 許多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狂歡節節日,化妝舞會、彩車遊行、假面具和宴會是狂歡節的幾大特色,它起源於非基督徒的節日慶典,如希臘酒神節、古羅馬農神節和牧神節以及凱爾特人的宗教儀式等。一般在2、3月份舉行。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有狂歡節。這個節日起源於歐洲的中世紀。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木神節、酒神節都可以說是 其前身。有些地區還把它稱之為謝肉節和懺悔節。該節日曾與復活節有密切關係。復活節前有一個為期40天的大齋期,即四旬齋(lent)。齋期裡,人們禁止娛樂,禁食肉食,反省、懺悔以紀念復活節前3天遭難的耶穌,生活肅穆沉悶,於是在齋期開始的前3天裡,人們會專門舉行宴會、舞會、遊行,縱情歡樂,故有‘狂歡節‘之說。如今已沒有多少人堅守大齋期之類的清規戒律,但傳統的狂歡活動卻保留了下來,成為人們抒發對幸福和自由嚮往的重要節日。

歐洲和南美洲地區的人們都慶祝狂歡節。但各地慶祝節日的日期並不相同,一般來說大部分國家都在2月中下旬舉行慶祝活動。各國的狂歡節都頗具特色,但總的來說,都是以毫無節制的縱酒飲樂著稱。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巴西狂歡節。 人們普遍認為狂歡節起源於古代羅馬人和希臘人迎新春的典禮。在中世紀,天主教想壓制所有異教徒的思想,卻未能取消狂歡節,於是就把它納入自己的年曆,即感恩節。在歐洲,尤其是葡萄牙,人們用拋舉同伴和戴著面具到街上跳舞來慶賀。後來葡萄牙把傳統帶到了殖民地巴西。不過有人認為,巴西的狂歡節不同於傳統的狂歡節,可能是來源於巴西的非洲黑人對本土文化的崇拜,還有人認為它或許是非洲和伊比利亞兩種文化的混合體。最初,在聖灰(senzas)星期三(相當於公曆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之前三天裡,人們戴著假面具湧上街頭,相互扔臭雞蛋、麵粉和味道噁心的水。葡萄牙人本來就喜歡這種惡作劇,巴西當地的黑人奴隸也參加了進來,他們用麵粉塗白了臉,從主人那裡借來舊衣服、舊髮套。瘋瘋狂狂地玩三天。許多奴隸主還給奴隸們三天自由。他們感謝主人的善舉,一般不借此機會逃走。

1840年1月22日,一家義大利飯店的老闆娘分發了請柬。僱了樂師,用綵帶裝飾了飯店。準備了五彩紙屑,一大群人到這裡跳起了新大陸時興的波爾卡舞,這種風格的舞會一直延續到1846年。那時從歐洲剛回國藝術家克拉拉德瑪斯特羅(clara del mastro)帶了一夥戲劇演員,他們在一家劇場舉行了當時義大利十分遊行的假面舞會。後來,人們很喜歡這種方式,紛紛在其他的劇場效仿。幾年後,假面舞會越來越紅火。起初還站在一邊觀望的富貴人家也加入了假面舞者的行列。街上的惡作劇從此銷聲匿跡了。1879年有一則舞會廣告是這樣寫的:早場舞會上午11時至下午2時,交響樂隊伴奏,門票每位1000雷亞爾(reis),下午場5…9時。地點在喬治廣場(us square),晚場9點至次日天亮。在niniches俱樂部的化裝晚會上,人們第一次使用了非洲的agogo鼓和巴西黑人愛用的金屬打擊樂器。後來,由當地的鐵匠和採石工人搞出來的化裝人物形象大獲成功,這是一個打著大號非洲鼓。留著八字小鬍鬚的假面人,他滿面春風,熱情、厚道,成了倍受喜愛的形象,這就是無人不知的‘澤佩雷依拉大叔‘(ze pereira)。其實,大叔正好代表了歡快的巴西人在節日裡的心情。澤佩雷依拉的歌曲迅速傳遍全國,成為當年巴西狂歡節的代表歌曲。歌詞大意為:‘你是個好心的人,澤佩雷依拉萬歲!為了今天的狂歡節,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