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渡別人,這只不過是俗世的一些假和尚,賣弄佛法的妖類而已。
一陣明悟在心底升起,認識自己,先就要認識自己才能渡自己,連自己都不認識又怎麼能渡自己呢?只有認識自己才能五蘊皆空,沒有任何牽絆,道心才能穩固。
智慧的光芒在蕭辰的雙眼中閃爍而出,一陣陣的明悟繚繞於心,把握住了自己的心神,把握住了自己,認識自己,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一切都是在認識了自己之後才能真相大白。
蕭辰一伸出手掌,那本古書就掉落在蕭辰的手掌之上,一陣光芒閃爍,“般若波羅mi多心經”八個莊嚴的大字出現在封面之上,照耀一切大千世界,普渡眾生,渡一切苦厄。
看著手中的書卷,蕭辰有一種認識本心本性,認識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全部就完完全全的照應在這八個莊嚴字裡面,一切都成空,只有最jing純的本心本性意念遺留在那裡,這才是永世不滅的舍利子。
“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蕭辰反覆的念著著句話,好像似有所悟,靈光一閃之間又把握不住,一股說不出道不明的感覺迴盪在心中,似是領悟到了什麼,但又被一層膜所隔著,這一切都不到時候,蕭辰也沒有強求,收回所有的意念,靜心內守。
金光完全的收斂而起,蕭辰手中拿著的就像是一卷在普通不過的書卷,不過著書卷渾身都是金色,就像真金磨鍊而成的一樣,一被放開,裡面的文字個個都閃爍著一陣陣金色的光芒,莊嚴無比,而每一個經文又像是一尊尊大佛,不同的坐姿,結著互不相同的法印,玄妙無比,讓人一看有一種佛在心中坐的明悟。
經文只有三夜,厚厚的三頁,總共有兩百六十個經文,沒個經文都包含著不同的意思,細細品味都能讀出其中不盡相同的佛法,而又有相同的佛學理念。
這是上乘的佛經,空留下來的遺物,也是佛法佛jing華所在,雖然不能讓蕭辰在一瞬之間法力大增,但是細細的品讀卻是能從其中懂得不少的道理跟佛學理念。
人最的敵人是自己,想要戰勝自己先要明道理,什麼是道理?力量就是道,智慧就是理,道理包含著的就是意思就是有力量有智慧的大能人者。
兩者缺一不可,有力量沒智慧,這是莽夫,沒有力量有智慧,這是弱夫,而般若波羅mi多心經卻是包含一切智慧,包含一切佛法,佛法即是力量,悟透這本般若波羅mi多心經就是既有智慧又有力量的大能人者。
雖然這本經書極其厲害,但是其中的經文卻是不易懂得,必須經過仔細研究跟積累才能弄透其中的意思,蕭辰雖然得到了這本經書,但是能否從中悟得一些道理跟佛法卻是要看他自己的造化。
寶盒中的三樣寶物都被蕭辰取出,其中兩件都落在他的手中,而那三根猴毛卻是落在小烈的身上,只見在這一刻,三個已經空空的寶盒卡擦卡擦之聲響起,只見都一塊塊的斷裂而開,化為一道道金色的真氣,而這些真氣卻是沒有就這樣消散掉,而是形成一個浩瀚莊嚴的‘佛’,重重的印在石床之上。
“卡擦卡擦……。”聲音不斷的在石床之上出,只見石床一陣陣的搖晃起來,四周的牆壁也是陣陣的顫抖,石床的中央一個圓形的光圈浮現出來,只見隨著光圈的浮現,一個金色的葫蘆出現在那裡。
金色葫蘆停留在石g上,就像是一尊大肚佛盤坐在那裡,一陣陣流光閃爍,表面上一個佛字照應著,莊嚴而又神聖,讓人一看就產生敬畏之心。
看著石g上葫蘆的出現,眾人都沒有任何動靜,只有小烈忽然一躍之間就到了石床之上,圍繞著葫蘆四處打量,對著蕭辰一陣吱吱直叫。
看著小烈的樣子,蕭辰緩緩的走過去,看著眼前的金色葫蘆,一陣敬畏,不知不覺之間就對葫蘆行了一個佛門之力,拜了一拜,一心的真誠,對佛門的皈依。
一顆白色的珠子忽然從蕭辰頭頂上跳躍了出來,赫然是蕭辰的舍利子,只見這顆舍利子jing純而又真誠,散出濛濛白色的光輝。
彷彿有感應一樣,在石g上的金色葫蘆卻是射出一道金光,整個飛騰而起,知道了蕭辰的頭頂之處,圍繞著舍利子一陣陣的旋轉。
葫蘆在圍繞之間,把舍利子射出來的豪光一絲絲的吞噬,融進了葫蘆表面那個佛字之中,頓時葫蘆表面之上的那個金色的佛字瞬間就變化為白色,跟舍利子的顏色一樣,純潔而有jing純,世間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比得上它。
就在舍利子的豪光被葫蘆吸收了之後,那個佛字轉化為了jing純的白色,蕭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