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林遠只好把有經驗的炮手找來,細細地問了一番才知道,原來葡萄彈就是現代的榴霰彈,這種彈爆炸之後的碎片多,主要在防禦作戰中應對敵人衝鋒,今天是進攻作戰,所以林遠並沒有讓部下帶這種炮彈。
開花彈就是現代意義上的高爆榴彈,子母彈就是原始版的集束炸彈,林遠很快下達了命令,使用開花彈,延時引信!這個命令又讓炮兵們很是迷茫,尤其是那些有經驗的老兵,他們認為該使用子母彈,這樣炮彈落到敵人戰壕裡的機會能夠大一些,至於那個延時引信,就更那他們不解了。
彈藥手們把炮彈從炮車上運到火炮邊上,在這個時代的炮兵編制裡,負責搬運炮彈的人員佔了很大比重,因為這個時代的火炮沒有自動裝彈機,炮彈只能靠人來運,一枚七十五毫米的炮彈可能重達二十多斤,而炮彈堆放位置距離火炮至少有二十多米,定武軍的火炮設計的最大射速在每分鐘十發左右,要達到這個速度需要人全速奔跑運輸彈藥,一個人扛著二十斤的炮彈,用一百米衝刺的速度跑上幾十個二十米,肯定累得不行,所以需要好幾個運輸彈藥的人。
彈藥手解除了保險,換裝延時引信,把炮彈運到火炮附近。
這個時候,林遠下達了步兵進攻的命令,劉鏢已經親自率領步兵,移動到了距離日軍陣地八百米的距離上,一聽到命令,劉鏢站起身來,大手一揮,說道:“跟我來。”
步兵們隨後用慢速向著日軍陣地跑去,他們之所以慢跑,是在為最後一百米的衝刺熱身,劉鏢雖然年近四旬,可是速度卻絲毫不見慢,他跑在隊伍的最前面,手中拿著一支左輪手槍,漸漸地,已經能夠看清日軍陣地上的石頭。
這個時候,林遠的指揮部突然發出一記響亮的軍號聲,定武軍不光有鑼鼓這樣的傳統通訊裝置,也購進了一部分西洋軍號,不同的軍號聲代表不同的意思,可是這個軍號聲代表著什麼,卻沒有人明明白。
劉鏢聽了,卻突然停下腳步,大手一揮,說道:“給我停下,全速往回跑!”
185 碎石雨
劉鏢手下計程車兵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紛紛心想:“協統剛剛下了什麼命令?往回跑,往回跑那不是逃跑嗎!臨陣脫逃,斬首勿論啊!”
士兵們都以為自己聽錯了,站在原地,前進也不是,後退也不是,就在這時,劉鏢率先轉過頭來,向著後面跑去。
士兵們儘管是丈二的金剛,摸不著頭腦,可是見到一向治軍嚴格,愛打頭陣的協統大人都向著後面跑去了,也跟著向後跑。
原來,劉鏢的逃跑,正是林遠計策的一部分,剛剛那個誰都沒聽懂的軍號聲,就是林遠和劉鏢約定的暗號。
林遠之所以發出這個訊號,是因為他從望遠鏡裡發現:對面高地上的日軍,已經把火炮從坑道里面推了出來,日軍為了讓榴霰彈發揮更大的殺傷效果,特地等到清軍衝近了才把火炮推出來,劉鏢的衝鋒只不過是為了引出日軍的火炮而已。
林遠隨即下達了第二個命令:炮兵營向預定目標射擊。
定武軍的火炮採用拉髮式擊針,炮手在擊發炮彈的時候,只需要拉動炮身上的牛皮繩子就可以了,炮彈呼嘯而去,騰起一片煙塵,炮手開啟了炮閂,冒著煙的藥筒從炮膛裡面掉出來,一個彈藥手帶著厚厚的手套把藥筒搬到一邊,隨後另一個彈藥手再次裝進一發炮彈。
這個時代的火炮雖然沒有現代火炮的氣體液壓式的後坐制動器,復進機,復進位制動器這一整套反後坐裝置,但是也裝備了比較簡單的彈性炮架,效能比剛性炮架火炮提高了許多,所以火炮並沒有產生極大的後坐位移,炮手只是簡單地重新瞄準了一下,就又一次擊發了。
炮手一邊拉繩子一邊叫嚷:“林帥給的這個方位,打的可是日本人腦瓜頂上啊,能打得到嗎?”
觀測員手裡拿著望遠鏡,說道:“你急什麼?我這不是正在看嗎?”
觀測員看到日軍陣地,一下子就明白了林遠為什麼會下那些奇怪的命令了。
觀測員從望遠鏡裡看到,裝有延遲引信的炮彈在接觸山體的一瞬間並沒有爆炸,而是嵌入到了山體之中,此後炮彈裡的炸藥才被引爆。山的種類有很多,通俗地講,有土山或者是石頭山,日軍所在的高地,恰好就是石頭山,巨大的爆炸把山的石頭炸碎,碎石被爆炸產生的高速氣體推動著,向飛翔的刀子一樣,刺向日軍的陣地!
如果是別的位置的碎石,落下來是砸不到日軍的,可是林遠指定的射擊位置是經過他精心計算的,落下的碎石剛好砸在日軍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