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
“在荊湖路英山,有一個書肆刻工名叫畢昇的,他發明了一種活字印術,雖工藝還不成熟,但是一但完善,再加以推廣,他的技術可以把現在的書冊印製成本降到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那時,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買得起書,認得起字。”
唐奕說到這裡頓了一下。
“你說,這樣一個造福了所有讀書人,對文教有著不可磨滅貢獻的人,值不值得我們銘記?值不值得流芳百世?”
“值得!”沈括插言道。“他人在哪裡?我代天下讀書人謝謝他!”
唐奕悽然嘆道:“晚了!”
“晚了?”
“他五年前就已經離世了,到死也沒有人知道他這個小小的刻工!”
程頤猛的抬頭,心有所悟,但又不清不楚。
“教諭到底想說什麼?”
唐奕笑了,“我想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現在心裡是何感觸。”
“這天下不單單隻有讀書人,窯匠也好,畢昇也罷,包括現在和你同吃同住的那些軍漢。”
“你可能還不知道吧?他們在廣南路,以一營之兵擋住了儂智高五千大軍的猛攻,保下了廣南軍近萬人的性命。你說,他們是賤配軍?亦或是英雄呢?”
程頤沉思,心頭的那份感覺漸漸明朗。
唐奕最後添把火道:“每個人都有被銘記的理由,這與他的出身無關,只與他們做過什麼有關。”
“回去想想吧,把這些東西想透了,揉到你的學問裡,也許那時候,你才能真正成為一個‘聖人’”
程頤一窘,“我可沒想當聖人。。。。。。”
唐奕照著他的屁股就是一腳。
“衝你這不實在的勁兒,也成不了聖人!”
程頤嘿嘿一笑,“那我回去疊‘豆腐塊兒’去了。”
說完,轉身想走,但又想起什麼,朝邊上的幾個窯工鞠了個躬。
“幾位師傅辛苦了!”
弄的幾個窯工手都不知道放哪兒了。
唐奕欣然地看著程頤走遠,心裡成就感那叫一個爆表!
程大聖人啊!
就這麼讓我給忽悠瘸了。
。。。。。。(未完待續。)
第333章 又包圓兒了
其實,這些道理唐奕可以明著說,不用繞了一大圈,到最後還要留了半句讓程頤自己去體會,更不用讓程頤跑到鄧州營裡去體驗生活。
但是,唐奕還是這麼做了。
對於程頤、程顥兩兄弟,唐奕是極為小心的。他希望透過這種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方法,來慢慢地把自己後世的那些思想滲透給他們。
只要二人能跳出士人階級,更多地瞭解軍人、百姓們的生活,更多地思考文章以外的價值,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把這些社會實踐中得來的閱歷容入到學問中去,從而徹底地挖了理學的牆角兒。
唐奕很清楚,想改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現狀很難,甚至可以說,比“統一地球兒”容易不到哪兒去,這個過程是極為漫長、艱難的。
但是,即使再難,也值得他去試一試。
因為依華夏文明程序,依漢人對文教的推崇程度來看,這比他鼓搗出來一百個觀瀾商合都要重要。
程頤一走,唐奕吩咐窯工把打出的水泥板用草簾子蓋上,定期澆水,隔幾天徹底凝固再看各項指標。
然後,就和潘豐、沈括一起往書院走。
。。。。。。
回書院的路上,潘豐一邊走,一邊和唐奕閒聊。
“大郎,真要用這水泥修北上大遼的大路?”
“嗯。”唐奕點著頭。
“這東西雖然成本不高,但用來修路,那也不是一筆一般的開銷啊!”
潘豐粗略地算了一下,從開封到雄州這一段路,沒有三五百萬貫是肯定拿不下來的。
如果大遼再耍個賴,不肯負擔從遼邊到幽州那一段兒,要是像唐奕說的,也是他出錢來修,那又得加上一筆,這可不是小錢。
唐奕肉疼地咬牙道:“修吧,花多少錢都修!”
走了一趟大遼,加之這幾年積攢起來的見識,讓唐奕越來越認死了一條真理,那就是:
沒有燕雲,他就算玩兒出花兒來也是白費。那就像一把懸在大宋脖子上的鍘刀,不定什麼時候落下來就要了所有人的命。
所以,大宋要想有所做為,就算不把燕雲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