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2 / 4)

小說:調教大宋 作者:標點

得罪了哥哥。”

“知道就好!”唐奕嘿嘿笑著隨她們往回走。

走到門前,唐奕一頓,“這牌子怎麼還立在這兒?”

來時都沒注意,門前一塊略顯陳舊的長牌,依舊掛在那裡,而上面只有三句詩:

“桃花塢外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

沒了。

這還是好幾年以前,唐奕惡搞的那幾句詩。

不由自言自語道:“這都掛了有四年了吧?”

“五年又一個月。”

門裡,一個脆亮的聲音猛然響起。

只聽聲音,唐奕就知道,是董靖瑤。

唐奕輕笑道:“記得還挺仔細。”

董靖瑤走到近前,也看了眼那半闕詩,低頭不接。

“最後一句是什麼呢?”蕭巧哥俏生生地歪頭問道。

唐奕正要說話,卻聞董靖瑤搶先道:

“沒人知道最後一句是什麼,可能只有劉公子的那一句補的最合意境了吧?”

唐奕眉頭一皺,又要說話,特麼又被人搶先了。

只聞:

“靖瑤姑娘繆讚了,那也只是當年一時興起之作,算不得佳作。”

不是那個劉幾劉之道又是誰?

劉幾來到近前,先和董靖瑤打了招呼,看到蕭巧哥和君欣卓不禁眼前一亮,“這兩位娘子是?”

唐奕翻著白眼,把身子轉到一邊。對於這個劉幾,也說不上來為什麼就那麼煩。

待董靖瑤向劉幾介紹過蕭巧哥和君欣卓,蕭巧哥不禁好奇道:“劉公子填的最後一句是什麼?”

劉幾一笑,謙虛道:“拙作,不提也擺。”

可是,那得瑟的神情卻出賣了他。

果然,不等蕭巧哥追問,他自己已經忍不住賣弄了,“歲過三秋染明前。”

蕭巧哥略一沉吟,喃喃念道:“桃花塢外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化仙人種桃樹,歲過三秋染明前。。。。。。”

唸完,無聲搖頭一笑。

“怎樣?”劉幾一臉希冀。“可還入姑娘的眼。”

蕭巧哥抿然道:“確是極好的。”

劉幾聞言,又是一陣得意。

可是,對蕭巧哥最是瞭解的唐奕從她的表情就知道,口不對心,根本就沒看上劉幾那句酸詩。

劉幾得了讚揚,自然更是歡愉。

“這要得益於唐兄的前三句留的妙啊!學生第一眼看見這前三句,心中立馬就有那最後一句浮現而出,當真是投緣的很。”

蕭巧哥不接,看向唐奕,“唐哥哥必定也有最後一句的吧?”

“妹妹,還是別費心了。”董靖瑤哀怨地看了眼唐奕,插話道。“我們桃花庵為了這三句詩,連名字都改了,卻依然不能從唐公子這裡問出那最後一句。”

“想來,唐公子是不想與我等分享的。。。。。。”

。。。。。。(未完待續。)

第353章 桃花庵歌

不得不說,董靖瑤在這三句詩上還是有些怨言的。

半闕郎,留詩只半闕,這是開封百姓都知道的事情。

唐奕這些年雖與桃花庵關係密切,卻也從未透露過三句之後的那最後一句到底是什麼。

也許,正如別人猜測的那般,唐子浩並無才名,半闕作來容易,整首卻沒了那個本事吧?

其實,這也是唐奕這麼容易就被人把名聲搞臭的原因。

唐子浩是個另類,可能是開封城中,唯一一個不以才名立足的名人。

在唐奕身上有很多標籤:瘋子、狂人、商業奇才,可偏偏最得人心的“才子”二字與之絕緣。雖有名師教導,卻給人不思學進的印象,對待文學的態度亦是十分輕佻。

留詩只半闕,這可不是什麼褒獎之意,恰恰說明了,他對文學的輕視與玩樂之心。

蕭巧哥聽了董靖瑤帶著幾分怨氣的說辭,不禁莞爾一笑,“我認識的唐哥哥,可不是不與人分享的人呢!”

“對嗎?”

說完,撲閃著大眼睛看著唐奕,讓唐奕一陣無語。

“又要來這一套,再騙一個下闕?”

當年在大遼,以為是分別,蕭巧哥問唐奕那首《玉青案》的下闕,唐奕一時激動,就給她了。

不想,根本就沒什麼分別,這小丫頭早就想好了要逃。

董靖瑤聞言一滯,蕭巧哥得過唐子浩的下闕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