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一直沒有動過想要解除太子圈禁的意思,甚至在她面前,極少會提到太子,就是她偶爾無意間提到了,皇上也只做沒聽見。
可是……今日,皇上竟然會主動提及到太子,而且半分不提以往的是非對錯,還說太子優秀。雖然皇上是說她的兩個兒子,但夫妻這麼多年了,皇后多少明白皇上的意思,這提的人應該是太子,而非漓兒。
皇后垂著雙眸,心中暗暗思索著,突然,她猛地站了起來。
太子……太子……
皇上根本沒有廢掉太子的封號。
“皇后娘娘……”
身邊站立的宮人見到皇后突然之舉,嚇得跪在了地上。
皇后只是擺了擺手,示意身後之人無事,臉上依然是沉思。
“皇后娘娘,各宮妃嬪已經來齊了!”
王宮人慢步走到了皇后身邊,輕聲稟告道。
皇后目光落在了王宮人身上,微笑著由著王宮人扶起。
王宮人是她當年陪嫁的侍女之一,也是她身邊最親近的人之一,最近事多,她□無術,身邊可用之人太少,便將她從小廚房中重新調了出來。
“蘭英,以後你就別回小廚房了,你這一回來,本宮越發覺得缺不得你了!”
皇后語氣溫柔的慢慢說道。
王宮人並不因此而有所驕傲,只是更加謙卑的躬下了身子,開口道:“奴婢都聽娘娘的。”
皇后嘴角的笑容微微加深,由著王宮人扶進了大廳之中,看著坐了滿滿落落一屋子的妃嬪,她的目光最終落在了坐在最上首的幾人,幾人對上皇后的目光,並不示弱,反而從容一笑,笑容之中帶著些許張揚。
她們,都已經年逾不惑,有的看起來,比皇后還要年老,但是,誰都不敢輕視她們,後宮之中,笑到最後的,不是皇上最寵愛的,而是有皇子可以依靠的。
她們無一例外,都有著成年且已有權勢的皇子。
皇上,自認為是個很勤奮的皇帝,就算今日是萬壽節,他也不會耽誤朝政。
坐在朝陽殿上,皇上與往日一般,聽著大臣彙報著各類朝事,從全國各地的大事,到京城內雞毛蒜皮的小事,他都沒有不耐煩,面容端正的聽著。
長河水患,那是去年的遺留的問題,現在早已經處理好了,這個事情,可算是震驚朝野,驚動全國上下。不但大批的官員落馬,而且原本負責處理此事的太子也被折了進去,如今還被圈禁著呢!
這事兒,變成了燙手山芋,誰都不敢接手,當然,也有很多被權勢迷了眼的人,冒著燙手的危險,也想去搶這個山芋。最後你搶我推的,落到了初登朝堂,開始辦事的榮親王手中。
大家冷眼瞧著榮親王會如何處置,更多的是幸災樂禍,想瞧著這位太子的嫡親弟弟會不會也被摺進去。
誰知道,榮親王這頭一板一眼的將此事處理的妥妥當當,如今,長河水患早已經解決,附近的百姓也已經安置妥當,不管是誰瞧了,都得讚一句:事兒辦的真漂亮!
今日皇上壽辰,榮親王便寫了一封摺子給皇上呈上,全部都是彙報著如今長河邊上的狀況。也讓皇上高興的眉開眼笑,笑著誇讚榮親王辦事得力。
榮親王是最後一個彙報朝事,只等他說完,這邊王公大臣便打算將一早準備了數月的禮物呈上。誰都沒有預料道,這頭榮親王才將事情呈報完了,王公大臣剛剛蠢蠢欲動,卻見榮親王突然跪了下來,言真意切開口道:“父皇,兒臣想趁著您的壽辰,求您一件事情。”
榮親王的話一出,站在榮親王前邊的幾位王爺心中有了不好的預感。敬親王和親王等人面面相覷,卻聽榮親王又道:“太子殿下雖然在處理長河水患時有所紕漏,但兒臣覺得,太子殿下也只有御下不嚴一過,絕無不忠不義之心。如今皇兄被都快被圈禁了一年,所受的懲處也夠了,父皇您就解除皇兄的圈禁吧!”
說到後邊,榮親王直接打起了親情牌。
皇上坐在上首,聽完榮親王的話,也沒有說話,大殿之中,一時之間靜悄悄的。
氣氛慢慢變得有些壓抑,所有的人只有一個想法:榮親王這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而榮親王的兄弟,各位其他成了年同在朝上的親王們,腦子裡只是很恨道:趙清漓真是沒事兒找事。
榮親王依然恭敬的跪著,似乎是堅持著自己的剛才的要求。
皇上突然笑了一下,將殿中壓抑的氣氛驅散了,他看著趙清漓,又將目光掃過了其他神色各異的兒子們,乃至低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