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等於是國師,可是他孫子後來從中國去看他,日本竟不許他們祖孫會面。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他是中日混血,但在他困難的時候,日本都不幫忙。另一方面,反倒是中國幫日本忙。宋朝未年,日本人靠中國人李竹隱和中國和尚祖元的幫忙,才有了抵抗蒙古的精神動力;明末時候,靠中國人朱舜水的幫忙,才有了以後王政復古以至明治維新的精神淵源。從國與國的立場來說,日本人實在欠中國的、日本實在缺乏幫中國忙的傳統。所以,日本人到中國來的,就根本不簡單,所以,我勸你最好別忘了你是日本人。〃
〃照你這麼說,我們跑到中國來幹什麼?這麼大早跑到瀏陽會館來幹什麼?〃
〃幹什麼?來幫助中國人呀!〃譚嗣同笑著。
〃不是說沒有幫中國忙的傳統嗎?〃
〃是啊,你們幫的是中國人,但不是中國。幫中國人當然也是一小部分中國人,不是全部支那人。〃
〃這是什麼道義?通嗎?〃
〃有什麼不通?國與國之間是沒有什麼道義可講的,國與國之間講道義,根本是白痴。但人與人之間卻不同。日本人並非不講道義,但只在人與人之間,你們到中國來,至多是站在人與人之間的道義幫助中國個人。〃
〃未必吧?〃平山周不以為然。
〃如果這個幫助跟國與國衝突呢?〃譚嗣同再問。
〃目前並不衝突。〃平山周答。
〃如果衝突呢?〃
〃當然犧牲個人。〃
〃如果那種犧牲有損於道義呢?如果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