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吉它和包袱抱進屋裡。
房子的門是向北的,進門是一個大概5個平方的露天小天井,小天井左邊是放工具的小屋,右邊是小廚房,廚房門口是個大水缸。水管在緩緩地把水流到水缸裡,水是不用錢的。是從白馬山裡接連到村裡家家戶戶的山泉水。而水缸旁邊整齊地擺放著幾個鐵皮水桶,水桶上的牆面上掛著一些絲瓜絲,葫蘆瓢啊的東西。
走過小天井再上兩級石梯,跨過約15厘米高的門檻就是主屋了。主屋大概40個平方大呈長方形狀,但高約有5……6米,在離地面3米多的上空還弄了個佔主屋上空面積五份之二的閣層,閣層上面放了些易受潮的農具和糧食,閣層下右邊角就是外公的床,左邊是一些櫃子桌子的舊式傢俱,而主屋兩邊各有一間臥室,右邊是主臥室左邊是媽媽和阿姨的房間,兩間臥室上空也均有隔層。
而這瓦屋是用黃泥磚建的,看起來破破爛爛的額有歷史感,但卻很意外地冬暖夏涼。進的到屋裡就一陣清涼感覺,比空調房舒服多了。在主屋喝了杯茶坐了一會兒,老媽就招呼我和她一起轉轉看,看了看手裡的茶水,在老媽的威脅眼光中狗腿地跟上了。。。
這房子右邊是村子,左邊是過度果林的雜草地。草地的邊緣,一條靠著屋子的石板路通往屋後面的儲物屋。
透過石板路走到後面,後面是三間並排的儲物屋。第一間面積最大膽沒有門,只有三面牆和瓦頂,裡面裝著乾柴和乾的葉子什麼的,第二間養家禽,但只有幾個抱窩的母雞在窩裡老實地待著,看到我和老媽倆陌生人警惕對我們發出“咕咕咕。。。”的警告聲。
第三間空間也同樣大,右邊的角落裡有一石磨,石磨旁邊是一排爐灶,老媽說她小時候家是做腐竹來賣的,這些都是生產需要的工具,把黃豆用石磨磨成豆漿樣再煮,煮著那豆漿上就會形成一層豆皮膜,把它揭弄起來掛到竹竿上,等它幹了就成了我們平時吃的腐竹了。除了這些還放了些犁呀,打穀機這樣的農具。
從儲物室出來就能看到右後面的菜園子,菜園子是種荊樹圍起來的。正面有一個木門,一條小路從儲物室門口連線到菜園子門口。
走在小路上能看到兩邊的野草,開著各種顏色的無名小花,還有小小粉藍色的蝴蝶在四處飛舞,不時還能看到幾棵野生的朝天椒,紅色和綠色的小辣椒掛滿了枝頭。
菜園門是用簡單的木頭釘成的,感覺很簡陋,從大大小小間縫裡還能看到園子裡的綠色。由於村裡家家戶戶都有菜園,菜園圍起來防的不是人來偷菜,是防止牛和雞這些畜牲進去搗亂,所以門上並沒有鎖只是用鐵勾別上,老媽拿下門上的勾子,我們就走了進去。
入目皆是一片清綠,目測整個園子大概200個平方,院子中間種著一棵約3米高的銀梨樹,樹上結滿了黃朅色的果子,枝丫被果子壓的很低,微伸手就能摘到,陽光透過葉子照到地上,出現斑斑點點的光。。。
整個園子除了中間的銀梨樹和靠邊種的幾棵大蕉、木瓜、種葉、石榴,其他地方都被開成了一塊塊大小不一的菜地。種類有油麥菜,通心菜,番薯藤,介菜等,一片綠油油,讓人感覺心情舒暢。
子語和老媽靠在銀梨樹下,閉上眼感受著微風的吹拂,聽著耳邊風吹葉子,葉子發出的沙沙聲,心裡便一陣平靜,彷彿遠離了城市的吵鬧和浮躁,子語微微張開眼睛看著這片綠意,嘴角微微向上翹,她有些喜歡上這裡了。。。。
到11點多的時候外婆才一身汗水的回來。自己一個人生活的外婆,意外地看到我們的到來,臉上立刻笑成了一朵菊花。我看著她有些瘦小的身體,和頭上灰白希疏的頭髮讓我強烈地感到外婆已老了,可她臉上的皺紋遮蓋不了對我們到來的由衷高興。。。
我笑咪咪地上前抱著這固執又慈祥的老人,心裡一片暖意,問候著她的近況。
我是外婆從小帶著的,我對她的感情可以說比對老媽還要深厚得多,以前每年外婆都會來家裡看我好多次,不過這幾年我讀高中,要在校住,一年才見到外婆幾次,對她很是思念。想接她去家裡住,她放不下家裡的雞鴨鵝,真是讓人心痛又可氣。
一家人幫忙弄了中午飯,吃飯時候便老媽說了來這的原因。
外婆聽說我是來:“幫忙、減肥、體驗生活”的就傻眼了,對老媽問道:
“幫忙?她從小就沒幹過農活,拿鐮刀我還要擔心會不會割到自己,她能幹什麼?”
“再說,減什麼肥呀,這樣才好,我以前也是這樣的,先別說你們能不賺到錢,但能把孩子養的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