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臻末年,彌以滋甚。”《三國志》這個評語正是說明了孫權到了晚年,這位曾經英明過的吳大帝,也擺脫不了自古以來的“老年領袖病”,逐漸走向他輝煌的反面。寵信非人,流放良臣,後宮紛爭,嫡庶疑貳,所有他在清醒時決不幹的事,現在幹得比誰都厲害。用呂壹則排陷無辜,信陸遜卻受讒而死,疑諸葛恪而又使其總攬一切,立後立子以致播亂宮廷,遺患不已。這些中國曆朝歷代的老年政治的必然現象,在吳國都出現了。
孫權自公元229年即皇帝位後,遷都建業;公元230年,不聽諫阻,派甲士萬人渡海,求夷州、澶州不毛之島,追求功業,公元233年與遼東公孫淵通好,企圖聯盟反魏,結果事與願違。然後,又不顧國力,頻繁向魏發起進攻。從這時起,都在表明他由清醒走向昏聵,由振作走向沒落,由建設這個政權走向毀滅這個政權,在中國皇權政治中,除極個別的高齡皇帝外,大多數都難逃脫愈老邁愈昏庸,愈糊塗愈禍國殃民的必然規律。
由於魏,蜀持續近十年的戰爭,江東暫處局外,又加之有長江天險,和陸遜等將帥主軍,孫權得以偏安一隅。於是,他活著的時候,這些矛盾雖然暴露,但不至於釀成滅國之禍,等到他死後,內亂一起,自然是國無寧日了。宗室孫峻是在孫權死前力保諸葛恪上臺的干將,等到諸葛恪權重傾主,也危害到他利益的時候,他又支援孫亮把這個諸葛恪,於召見時殺掉。一番血腥味尚未消除,孫峻死後,他弟弟孫開始專權,孫亮親政以後,受不了這個孫,要除掉這位重臣,事洩,他也被廢了。隨後,孫休接位,不久,這位吳主又演出殺諸葛恪那一幕戲,把孫幹掉了。諸如此類的宮廷之亂,都是孫權埋下的禍根。在三國中,宮廷內部的血腥屠殺記錄,吳國堪稱冠軍,這絕不是“碧眼兒”盛時所能逆料的。
他當然並不想這樣,但封建皇權的交接,是以父死子繼的形式出現的,父皇不咽最後一口氣,皇子永遠是儲君。只有極少數情況下,老皇帝樂意地或不樂意地交權當太上皇。因此,皇子的心理狀態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希望老子早死,他好早日登基;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老子一死,他面對著老子留下來的這一攤時,這世界上唯一能夠是他信得過的,可以提供幫助或保護他的人,也就失去了。所以,這時候的幼帝,如同雞雛剛剛走出蛋殼,是最軟弱不過的了。歷史上有那麼多早殤的小皇帝,就是這立足未穩時被人搞掉的。他的兒子孫亮之被迫離位,就是這樣的。
吳大帝的晚年(3)
()免費電子書下載
孫權自己也是非常明白的,他說過:“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為天下笑!”但他統治的這個吳政權,到了他的晚年,還是走上了袁紹這個家族內亂,自取滅亡的道路。一個知道悲劇發生的原因,卻不能避免這悲劇發生的人,恐怕倒是真正的悲劇了。
桓大將軍發脾氣(1)
東漢時期的蔡邕,迫於壓力,依附軍閥董卓。卓敗,表示了一點同情,被王允收下廷尉。這位王司徒,巧施連環計,將十八路諸侯聯軍也無可奈何的董卓,置於死地時,籌謀計劃,是個很有頭腦,很懂策略,同時很能忍讓的政治家。不知為什麼功成名立以後,變得特別的狹隘暴躁,毫無器度。估計他實際上是很愛貂蟬的,將情人作為釣餌奉獻出去以後,精神損傷太大,心理變態,便對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肯加以原諒。
後漢的蔡邕,是繼馬融、鄭玄以後的大學者,知道站錯了隊,也知道深自悔痛,希望給他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願黥首為刑以繼漢史”。大家認為他這個要求不算過分,他也確是做此項工作的最佳人選。王允當時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他說不行,就是不行。把臉一板:“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祚中衰,戎馬在郊,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後令吾徒並受謗議。”
他這句免受謗議的話,是千百年來握有權柄的人,封殺史家的嘴和筆的原因所在。雖然我們從讀書那天起,就知道“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的名言。很給舞文弄墨者提氣長精神。其實看看歷史,完全是阿Q式的自欺欺人之談。亂臣賊子會懼你一個耍筆桿的嗎?笑話!他要是有一絲懼心的話,也就不會猖狂地為非作歹了。
但也奇怪,不光中國,全世界的惡貫滿盈者,都不承認自己是亂臣賊子,他們的孝子賢孫,也諱莫如深地不願觸及這些人所做下的惡行,醜行;所犯下的罪行,獸行。無不拼命地往作惡多端的臉上塗脂抹粉,無不努力地使大家忘卻他們喪心病狂的史實,這種壞事做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