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得,算了,賣了吧——很多時候,這就是人的命。
錢貨兩訖,丁一帶著徒弟往回走,關嘯五指習慣性地撥弄了幾下,那個銅灶眨眼間就消失在空氣中——本來小攤主挺高興把東西賣掉,看到這個動作,小攤主很快猜到自己遇到了什麼人,想想這兩個人剛才的配合,攤主不難猜出那個東西可能存在的價值,攤主咧咧嘴差點哭出來:老師說的真好,盲流都怕沒文化啊!
“師父,這個到底是什麼?”回到旅館,關嘯馬上把東西掏出來。
丁一從口袋裡利落地摸出放大鏡,先用10倍的這頭仔細看了一遍,接著用20倍的這頭又看了幾個重點部位,把放大鏡和丹灶(只能先這麼稱呼了)遞給徒弟,關嘯的動作和師父一樣,只是看得更仔細。
“是什麼時代的東西?”丁一沒有回答,反問了一句。
關嘯知道師父這是在考自己,小心翼翼地又看了一遍:“看雲紋,應該是漢代,嗯,而且是東漢早期的物品。”
丁一點點頭:“不錯,秦漢時期的物件,你可以出師了。能看出來這是幹什麼的麼?”
關嘯把小灶貼在鼻子底下使勁聞了聞,翻過來覆過去仔細又看了一次——考古就是如此,很多時候,一個微小的細節決定了一切:“看樣子是個家居擺設,從灶門把手上來看,有些油亮,這個有可能是前代人家用來盛放什麼東西的。不過,最後,這個東西卻是個殉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