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2 / 4)

許久的難題,那就是三清之間的關係。原本在前世的記憶中,大自在天和長耳定光仙對三清中老子和元始兩人的印象並不好。原因無他,單看兩人在封神大劫中居然勾結外人一同對付自己兄弟通天這一點,就很難讓人對這兩位道家聖人產生好印象。

當年巧遇三清時,長耳定光仙雖然更想拜在老子和元始兩人的門下,可那不過是出於保命考慮,想要避免在封神大劫中站在截教這一方最終被人送上封神榜。其實對老子和元始兩人的觀感並不甚好。

可是拜入三清門下之後,長耳定光仙已經完全改變了過去的看法。這些年來三清對長耳這個門下首徒可謂是盡心盡力,不僅在修道上費心教導,對其他方面也是關懷備至。不僅是通天這個老師對他好得不得了,便是老子和元始這兩位師伯對長耳定光仙也是好的沒話說。

這些年三清可是沒少為長耳定光仙操心,若是三清如前世記憶中那副秉性,長耳定光仙這個頻頻攪入因果漩渦的弟子早就被三清踢出門牆了。大自在天雖然並不是三清弟子的身份,而是與三清平輩論交。他與長耳定光仙乃是二位一體的關係,三清對長耳定光仙好和對他好又有什麼分別?

因此長耳定光仙和大自在天這些年來一直擔心一件事,那就是最終還是和原本洪荒歷史上那樣三教開戰封神,三清在封神之戰中斷絕兄弟情義,反目成仇。這也是長耳定光仙為何一直對三清隱瞞大自在天之事的原因,他是想為自己留一張底牌,以免截教在封神之戰中輸得太慘。

雖然想把大自在天與長耳的關係隱匿起來,以備萬一人闡截三教反目,作為對付老子和元始這兩位師伯的後手。可實際上無論是長耳定光仙還是大自在天,都是一萬個不願意與老子和元始動手。兩人對長耳定光仙的好,長耳和大自在天心裡都清楚,若是有一天為了自身教派和自己的存亡而對上兩位對他愛護有加的師伯,讓長耳定光仙和大自在天情何以堪

域外魔神的入侵就很有可能解決這個困擾了長耳定光仙和大自在天多年的問題。在大自在天看來,三清之所以會在封神大劫中徹底翻臉,究其原因就是三人的強大所致。不錯,就是因為三清的強大。

三清自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是洪荒中最頂尖的強者。三清乃是盤古元神三分而成,不僅資質悟性卓越無比,還各自繼承了盤古的一部分記憶和開天大功德。這些先天上的優勢,使得三清一路順風順水,拜入鴻鈞道祖門下為親傳弟子,被立為天定聖人,後來相繼成聖,三兄弟一起,壯大玄門,教化洪荒。

在原本的洪荒歷史上,除去合天道的鴻鈞道祖,整個洪荒一共才有六位聖人。而這六位聖人中三清便佔去一半的席位。加之三清修為高深法寶強悍,三清齊心同力的時候,即便剩下的接引、準提、女媧三位聖人聯手也有些難以抗衡三清。三清的強勢可見一斑。

可也正是因為三清太強大了,在他們壯大玄門教化洪荒眾生的道路上,沒有人可以阻住他們前進的腳步,無論是女媧還是西方二聖,面對三清的鋒芒都不得不退避三舍。能夠對他們構成威脅的只有他們自己。

於是在排除了所有競爭對手之後,三清開始了內部的競爭。並不是說三清並不存在兄弟情義,其實三清之間存在著很深的兄弟情義,億萬年相互陪伴相互扶持所培養出來的感情豈能是假的?

只不過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需要不斷的維繫的,即便是聖人也不例外。自從因為通天廣收門徒引起元始的不滿之後,三清分家,老子將洞府搬去首陽山,通天將洞府設在海外金鰲島,元始留在崑崙山玉虛宮。

其實三清分家的時候只不過是因為在收徒一事上意見存在分歧,彼此間的情義並沒有因為分家而淡薄。真正使得三清情分變淡,是在三清分家之後。

通天因為氣不過二哥元始說他收徒之法錯誤,便一心交手弟子,想要讓門下弟子勝過元始的弟子,好證明自己的廣收門徒之路並沒有走錯。爭強好勝之心一起,通天便少了與老子和元始兩位兄長的走動。

老子與元始兩人作為兄長,通天這個弟弟不來走動,難道還讓兄長主動去通天那裡拜會不成?尤其是元始,元始本就比較好面子,三清分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忍受不了通天不分良莠,廣招門徒的做法。對出走的通天心中還是存有一絲歉疚的,只要通天在分家之後前去玉虛宮走動,元始自然也就會向通天表達歉意,兄弟間的滿天的烏雲也就散了。

可是通天分家之後長久不回玉虛宮,這就使得元始誤會通天還在生他的氣,元始有心化解,卻又拉不下臉去金鰲島碧遊宮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