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其果然膽識過人。當下大喜,即命禹繼鯀之位,領生殺褫奪大權而治水。
大禹在得到舜帝詔命之後,領著父親舊臣皋陶、后稷、契、益等人治水。因為大禹乃是長耳定光仙轉世而生,是以天生便對道mén尤其是截教有一種親近感。於是大禹在留住幫助父親鯀治水的闡教眾仙的基礎上,還焚香請截教師長前來相助。通天教主聞之,愛徒求助,自然無有不允之理,當即命座下二弟子多寶道人領著金鱉島一眾師兄弟下山,大禹接著不提。!~!
第九十二章 治洪水夫婦同心
大禹受舜帝之命治水,在仔細研究了父親治水失敗的原因之後,大禹認為堵不如疏。當下在闡截兩教群仙的幫助下,請見黃河之神河伯,求得記錄了天下水文地理圖形的河圖。依圖治理水患,疏導山川,成效立顯。
多寶道人又取出一件寶貝,名叫避水劍。因大禹治理水患,常出入湖澤之中,水中又多厲害jīng怪,故將此神兵賜與大禹防身。其實這避水劍並非多寶道人之物,卻是通天聖人賜下,讓其jiāo給大禹使用的。通天聖人雖然因為愛徒長耳定光仙劫數尚未真正完滿,怕橫生枝節,是以並未將大禹的真正身份告訴弟子。可還是想方設法的採取一些手段來幫助愛徒,使其早日功德圓滿。
當下大禹領著闡截兩教一眾真修遍查天下,觀山川走勢,對照河圖所載地形,心中對如何治水越加熟稔,由是信心大增。於是採取疏導的辦法,經歷數年之功,洪水漸漸受到控制。雖仍然兇猛,卻不再四溢橫流,天下稍安。
這時候的大禹已年近三十,卻依然孑然一身。身邊親友遂熱心為其張羅婚事。大禹思及身後繼嗣,心中也盤算著早日成親。只是治水艱難,無暇顧及此事。
一日觀察山川地理,恰好行到青丘山地界。聞當地人言:此山中有神nv,美貌絕倫。禱而告之,則每有應驗。大禹深異其言,且不知為何,大禹雖然是首次前來此地,卻對此處有著幾分莫名的熟悉感覺。他不知道,這卻是他隱藏在元神深處的前世記憶在作怪。
當下大禹進山察看地理及山川走勢。山中林木茂盛,地形奇異,歧路眾多,大禹一不xiǎo心竟然與下屬走散,一時mí路山中。看看天sè已晚,林間暗淡下來。不過大禹這些年治水一直與闡截兩教修士相伴,也從他們那裡學得不少三清修煉之法,而且因為他前世乃是三清首徒,對三清**領悟甚快,是以雖然才修煉短短數載,修為卻已經頗有成就。大禹道法在身,故而也不著急,只顧察看地形。
山中夜晚朗月星稀,大禹就著月光行於林中。不覺微感疲勞,遂輕舒一口濁氣,正要施展道法尋路而回。卻聽一人說道:“佳客遠來,恕我等招待不周!請入寒室稍息,妾當奉餚相待。”
其聲婉轉,有如鶯啼,甜美潤耳,扣人心絃。大禹聞聲抬頭看去,只見不知何時出現一白衣麗人,俏生生地站在林中,兩頰酡紅,端莊大方。要說起來,大禹也是叱詫風雲的奇男子,胸懷大志的偉丈夫,可是這一見之下竟心神俱失,mímí糊糊地就跟著前面佳人離去了。
待隨著走了幾步,大禹終究心志堅定,猛然回過神來。大喝道:“你是何人!為何在此?”
那白衣麗人回頭嫣然一笑,道:“佳客勿驚!妾本狐族,閨名nv瑤。居此山中,未嘗惑人。因見你為治水勞累奔波,故而相邀,並無異心。”
這白衣麗人正是當年前往天庭向長耳定光仙求援的青丘公主nv瑤,此番她卻是得到了魔道聖***自在天的聖諭,得知大禹竟然是昔日天庭妖君長耳定光仙的轉世之身,特此前來現身以身相許報恩的。雖然是為了報恩,其實nv瑤心中卻是甘心情願。
其實當年妖君長耳定光仙的偉岸身姿便已經在nv瑤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對於長耳定光仙,nv瑤早已經是心懷愛慕之心,而當年長耳定光仙對nv瑤也是心有好感,若非巫妖大戰和魔神大劫接踵而至,使得長耳定光仙無暇顧及兒nv私情,可能兩人早就成為神仙眷屬了。如今既能報恩,又能得償當年的少nv心願,nv瑤心中自然是一百個願意。今日與大禹相見,可謂是天賜良緣。
大禹見nv瑤言語真摯,心下稍安。又見其姿容絕sè,明yàn動人。戒心一去,愛慕之心頓起。遂謙遜一番,當下隨著nv瑤徑往其居所而去。
二人至nv瑤居所,卻是山中兩三間竹屋。大禹舉目四望,但見環境清幽,花草繁盛,異香陣陣,不覺心神舒暢莫名。當下nv瑤讓大禹安坐,自去煮洺下廚以待大禹。禹受nv瑤款待,心中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