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說:“還要磨鍊,才能成大器。”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4。神機妙算反“掃蕩”(1)
1942年,周希漢指揮386旅在太嶽區反“掃蕩”中取得了一次大勝利,這次反“掃蕩”,他的聰明才智充分地“在鬼子前面”展示了一次。
(1)
1941年底,日軍襲擊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立即突現一個“兵力不足”的難題,為此,東京大本營要求侵華日軍“在1942年解決對華問題”。1942年年初,日寇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親自指揮日軍對晉察冀、冀東、冀西、冀南及晉冀豫邊區進行所謂“肅正作戰”,決心消滅八路軍。
太行、太嶽軍區在這次“肅正作戰”中首當其衝。
2月1日,岡村寧次開始“駐晉日軍第一次總進攻”,第41師團步兵指揮官奧村少將率領36師團和41師團7個大隊6000人馬,向太嶽區北部進行“鐵壁合圍”式的“掃蕩”。這次“掃蕩”,奧村少將還首次使用了“挺進殺人隊”,“殺人隊”穿著便衣或八路軍服裝,潛入根據地腹地,騷擾破壞,專門殺人——專殺幹部。21日,奧村兵分20路,在東西不過百里的根據地內部,以“梳篦隊形”、“鐵壁戰術”向386旅駐地“壓”來。
這次反“掃蕩”,386旅主力由周希漢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張祖諒“統帥”進行。
對奧村少將的“新戰術”,周希漢進行了仔細的分析,這一分析,他就找出了鬼子的破綻。
原來,他發現每路鬼子的行進路線,間隔距離都有5裡左右,如果利用地形熟、群眾條件好的優勢,部隊選擇在敵人兩路之間的空隙,與敵相背而行,就完全可能突破鬼子的“鐵壁合圍”。
當奧村率領大軍進至橫水時,周希漢命令16團在東峪南之關爺嶺阻擊,結果,16團一戰斃敵百餘人。他自己率領旅直屬部隊由橫水以西自南向北,在鬼子的梳篦隊形的“5裡空隙”中,巧妙地穿插而過,安全到達良馬以北。
狡詐兇狠的奧村在周希漢前撲了一個太空,碰了一個大壁。
可這奧村也不是蠢材,“鐵壁合圍”一失敗,立即改變戰術,採用遠距離、夜間、長途奔襲和“連續輾轉剔抉掃蕩”戰術,發動了“駐晉日軍第二次總進攻”。
這“連續輾轉剔抉掃蕩”戰術不知是何物,但這“遠距離、夜間、長途奔襲”戰術也是夠厲害的,防不勝防,因為大隊的鬼子一坐上汽車,幾個小時就可以形成一個包圍圈。奧村還不滿足於此,又派出“挺進殺人隊”,這100多個身懷絕技的特戰隊由石哲經東峪東的兩井山沿東、西峪村北進至安太山,企圖在大“掃蕩”時,在八路軍的腹心地區來個“裡外配合”。當他們到達安太山時,偏偏第二日早晨,386旅部炊事員到西峪村南小河中挑水,突然發現沙地中有日本人的皮鞋印和套著橡皮套的馬蹄印,立即向上報告,周希漢立即下令:
“16團立即出發殲滅該敵。”
這夥特戰“殺人隊”見陰謀敗露,倉皇逃竄。
“殺人隊”雖然走了,但周希漢又判斷:小股敵人的偷襲騷擾,是大“掃蕩”的前奏。即令16團進至長子、高平一帶,接近敵區進行觀察,相機殲敵;又急調在端氏一帶的772團團部和3營返回東、西峪,準備對付敵人的大“掃蕩”。他安排就緒,第二天奧村的大“掃蕩”就開始了。
5月14日夜,鬼子急進50多公里。
15日晨,奧村率36師團和69師團各一部共7000餘人,向東、西峪發動突然襲擊。東、西、南,三邊重兵挺進。原來奧村來了個“遠距離、夜間、長途奔襲”戰術,結果,突然之間對周希漢率領的旅直屬隊形成第一次合圍! 電子書 分享網站
4。神機妙算反“掃蕩”(2)
情況十分緊迫。早有預料的周希漢果斷命令剛回東峪的772團3營10連在東峪南溝就地抗擊敵人,他自己率領旅、團直屬隊和772團3營9連、12連迅速向西北安太山轉移,一下就“跳”出了奧村第一個合圍的“圈心”。
當週希漢率部進至安太山時,鮑店之敵已進至杜村附近,正向安太山前進;府城之敵從孔灘向安太山靠攏,隨即,又對他們形成在安太山的第二次合圍。情況雖然又變得十分緊急,但周希漢沉著冷靜,令772團9連:
“堅決頂住杜村方向之敵,掩護旅團直屬部隊,其餘人員在河陽地區向北突圍。”
拂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