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文章的末尾又大概猜測了一下這次秋稅能夠收穫的糧食數量,先是拿上一次南里郡的春稅做例,在可耕種面積翻倍再翻倍的情況下應當是原南里郡春稅的四倍!
也就是九千多萬石的糧稅收穫。
這篇文章也就到此結束了,剩下的篇幅刊登的就是一些老政策的調整,新政策的頒佈。
雲州郡發展到了現在,很多原有的政策都已經不合時宜了。
在趙俊的授意下,雲州郡各界會在每半個月固定在會議廳進行一次會議。
對現有的政策在實際執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改最佳化,對新出現的問題出臺新政策進行解決。
最後舉手表決同意修改或者出臺,得到半數的人同意便可進行修改。
而王府就是最後的裁判人員,有著一票否決權。
但不會輕易使用,至少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用過。
趙俊深知,沒有任何一項政策是能夠一直用到永久的,隨著時過境遷,之前定下看似完美的政策也許就會出現問題,畢竟他對應的是那個時候的局勢,而不是經過變化後的局勢。
而云州郡衙門就需要在這時對這些不合時宜的政策進行修改和完善或者是取消等,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如此雲州郡才不會因為原有政策的限制,而拖累的發展的腳步。
最好的反面例子就是趙俊前世的明朝,一句祖制不可改將大明的後世之君坑成了什麼樣?
將大明原本可以重新崛起的希望一次次撲滅!
這一切就是因為政策的固定化,僵固化所造成的。
趙俊自然不會讓雲州郡走上這樣的老路,根據自己前世所處時代為範本,這才有了雲州郡半個月一次的政策修正會議。
其實這樣的會議大多時候十次有七八次都沒什麼好改的,但只要其中有一兩次更正了錯誤的政策,那就是值得的了。
剛剛看完手中的官報,茶葉剛剛換過一杯,李義等三人手中的事務也總算是忙完了。
趕忙上前來拜會趙俊,恭敬的垂手肅立在趙俊面前等著趙俊的發問。
“王爺!”x3
“都處理完了?”
趙俊放下手中官報問道。
李義站出來回答道:“都已處理完畢!”
趙俊點點頭:“甚好,那就給本王說一下這兩個月雲州郡的變化吧對了先從秋稅開始說起,秋稅應該已經徵收完畢開始在往雲州郡運輸的路上了吧?”
李義點點頭答道:“下官明白!”
隨即便開始敘述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