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4)

涑齬�櫓�蛞�笤黽�100%,雙方的意願差距如此之大,以至於沒有進行協調的餘地,因而次談判最終以失敗告終。隨後,海灣國家的代表們決定單方面將牌價提高70%,使每桶油價達到美元,與現貨市場的價格保持一致,以配合戰場上的軍事行動。緊接著,他們決定進行減產,在9月份的產量上削減5%,以後每月在此基礎上再削減5%,同時對與以色列友好國家實行石油禁運,剛開始時是美國和荷蘭,後來擴大到葡萄牙、南非和羅的西亞。到當年底,阿拉伯石油的日供應量從10月初的2080萬桶降到1580萬桶。削減產量的措施使世界石油市場上的供應量遠低於需求量,因而,即使那些遭到禁運的國家能夠從其他國家那裡轉手購買中東的石油,也遠遠不能滿足其正常所需。

1973年底,石油輸出國組織在德黑蘭召開會議,在艱苦的談判之後,他們決定將石油供應的官方價格(即牌價)提高到美元。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石油價格在以阿拉伯國家為主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操控性大幅上漲。在1970年,石油牌價不過只有美元,1971年在市場的推動下上漲到美元,1973年年中也不過美元,而在第四次中東戰爭開始時,油價一下子被提升到美元,到年底,又被提升到美元。1973年成為一個標誌性一年,這一年,以阿拉伯為主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獲得了價格的主導權,在新的世界石油市場供需結構下,這使他們手中的石油武器得以發揮出驚人的能量。

在美國,1973年10月份以後,汽油零售價格開始猛增,大幅飆升了40%,儘管如此,汽油仍然供不應求,加油站前出現了排隊的長龍。之後,美國政府頒佈了“石油供應臨時節減措施”,這使汽油供應更加短缺。

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提價以及阿拉伯世界的石油限產、禁運對美國的盟友——歐洲和日本影響更大。因為歐洲國家的石油供應幾乎全部依賴石油輸出國組織,他們當然無法承受這一措施對其經濟和社會帶來的衝擊,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就坦率的對美國特使說:“阿拉伯國家的石油只佔你們石油消耗量的1/10,而我們則完全依賴他們。”而日本的情況更糟糕,在日本的能源結構中,石油佔據了77%,他們對阿拉伯的石油進口占其全部進口的44%,因而,當限產、禁運實施後,以法國為首的歐洲國家及日本急忙與石油輸出國組織進行對話與合作,努力改善與阿拉伯國家間的關係,日本為了能夠及時得到石油,甚至不顧美國的一再反對,於11月22日發表了贊同阿拉伯立場的宣告。

這次發生在第四次中東戰爭開始後的石油減產和禁運大大改變了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之間的關係,使工業國家更加在意阿拉伯世界的聲音,更加註重搞好與他們的關係,因而阿拉伯世界的立場和利益開始得到西方國家的尊重和照顧,其在國際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也變得更加重要。同時,這次石油危機也大大沖擊了美國與其西方盟國之間的關係,對西方世界是一次重大打擊。

1974年2月,美國在華盛頓舉行了一次能源會議,彌合盟國內部出現的分歧,同時商討應對可能的能源危機的辦法。這次會議直接促使了國際能源機構的誕生。與會國還就應對未來的能源危機達成一致,開始實施以減少對進口石油依賴為宗旨的能源政策,包括尋找替代燃料、增加新的油源並使石油來源多樣化以及採取節約能源的措施等。新的能源政策的實施對以後的國際能源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 美國為什麼攻佔伊拉克?(1)

第四次中東戰爭帶來的石油危機促使各國紛紛採取應對措施,英國在70年代中期以後加大了對北海油田的開發力度,英國的石油產量也開始大幅增長。1976年的石油產量達到了1240多萬噸,1982年突破了1億噸的大關,此後產量進一步快速增長。從1981年開始,英國已經成為石油淨出口國。同時,工業國家還在努力降低石油在其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使其由1978年的53%下降到1985年的43%,而在80年代前期,主要的工業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等開始建立起自己的戰略石油儲備。另一方面,西方國家推進石油來源多樣化的戰略也在穩步推進,到1982年時,石油輸出國組織之外的原油產量已經超過了這一組織產量的總和。國際石油市場的供需結構再次發生重大變化,石油輸出國組織對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力開始下降,即便如此,西方工業國家仍舊不敢對石油的供應掉以輕心,雖然中東石油在其能源供給中的比例出現下降,但他們石油消耗量的絕對數卻一直在增長,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