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利劍出鞘
第三百七十三章利劍出鞘
有因必有果,美國不能自己與中國緩和關係,卻要求別的國家去抵制中國,既想讓中國進入聯合國,又想保留臺灣的席位,這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操作中都是不現實的幻想。//《%%》《%%//
十二月四日,基辛格與中國駐聯合國代表黃h在紐約東七十區屬於中央情報局的一幢沒有電梯的公寓裡進行了會面。這套公寓裡到處是掛滿了鏡子的牆壁和華麗俗氣的繪畫,顯然,從營造的氣氛上來講,這裡不是為gcd政權的代表同美帝國主義的總統助理開會討論如何挽救一個遙遠的國家所準備的合適地方。
基辛格首先向黃h詳盡介紹了美國同包括蘇聯在內的所有各方交換意見的情況,然後低沉地說道:“據我們掌握的情報,印度的軍事計劃並不是以佔領東巴為最終目的,但我們無可奈何,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要挽救巴基斯坦免於全面覆滅,我們必須施加更大的政治壓力,使衝突雙方實行就地停火。”
“不,就地停火等於客觀上同蘇聯狼狽為奸,侵略就會得到獎勵。”黃h儘管沒有得到國內的指示,但依然採取了強硬立場,“我們不應放棄印度必須在舉行談判前撤軍的原則。”
“這是不切實際的,它正好適應了蘇聯和印度肢解整個巴基斯坦的戰略需要。”基辛格反駁道:“除了聯合施加壓力外,任何其他方針都不能防止印度擬議中的對西巴的進攻,而這種進攻肯定會取得勝利。我們透過派遣一支航母艦隊前加孟加拉灣附近,已經做出了我們的努力,而作為巴基斯坦的好朋友,貴國將要採取什麼行動呢?”
黃h用銳利的眼神看了基辛格一眼,說道:“我將向國內請示,但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中國早已經做好了迎接四面八方襲擊的準備,我們只要還剩下一杆步槍,就絕不會停止戰鬥。我們一定要支援巴基斯坦,這是勿庸置疑的。”
基辛格儘管對中國在這麼晚的時候還可能從軍事上進行干預感到驚訝,但中國人的“革命熱情”感染了他,使他得出了錯誤的判斷。
“我國的衛星已經收集到蘇聯在中蘇邊界兵力佈署情況的資料,如果中方願意,我國願透過各種途徑向中方提供這種情報。(百度搜尋《%%》,觀看本書最新更新)”氣氛緩和下來,基辛格開玩笑似地說道:“我知道你們派了一個王牌間諜來這,但王牌間諜也蒐集不到這些資訊;以後他不用來了,我都會告訴你的。”
黃h微微抿了下嘴角,繼續保持著嚴肅的面容,說道:“對我國來說,真正關心的是印巴戰爭可能會提供一個先例,使蘇聯和印度有可能勾結起來肢解其他的國家。”
“美國不會對蘇聯的進一步行動漠然視之,特別是進攻中國所引起的嚴重後果。”基辛格保證道:“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們才不顧輿論、國會和大部分官僚機構的反對而保持瞭如此強硬的立場。總統想讓你們知道,如果中國認為印度次大陸的局勢對它的安全是一種威脅,如果要採取行動保衛其安全的話,美國將反對其他國家干預中國的事。”
黃h沒有理會基辛格要求中國出兵的暗示,而是有些懷疑地問道:“說實話,我們對貴國政府裡明顯的分裂狀態感到很困惑。兩個星期以來,我們聽到了太多相互衝突矛看的言論——從布什指責印度侵略的演說到國務院宣佈嚴守中立的宣告,我們應當相信什麼呢?
“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不是秘密。”基辛格解釋道:“總統先生和我的立場同樣也不是秘密,但最終還是白宮說了算的。總統先生認為我們有責任同希望拯救西巴的人合作,我們不會讓國內的反對派在我們的朋友當中混淆視聽,從而達到他們的目的。”
黃h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又說了幾句別的話,便告辭而走了。
基辛格自以為了解了中國的態度,很自信地回去向尼克松彙報:“我十分肯定,中國會做出一些行動,並且我們很快就可以看到。”
十二月六日上午,黃h要求緊急會見美國政府要員。基辛格非常激動,因為“這是從來沒有的事”,只有特別緊急的狀況中國才會主動傳信,他向尼克松說道:“毫無疑問,他們要行動了”。
但中方的回覆卻令美方感到意外,讓基辛格大失所望。黃h告訴基辛格,中國不準備採取軍事行動,同意美國將停火與撤軍分開考慮的策略。
當時,中國自身面臨著文革的國內動亂局面和蘇聯在中國邊境重兵威脅所造成的困難,所以在對外用兵上慎之又慎。所以,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