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3 / 4)

南征之戰中早已損失殆盡,如今這幾萬綠營裡最近幾年才編練成軍的兵勇和新近提拔的將領佔了一多半。這些人在大清江山穩固的時候或許還能老老實實地賣命,一旦大清出現了半點疲態,這些首鼠兩端之輩恐怕立馬就會動起歪心思。之前安慶、池州等四鎮綠營不戰而降就是明證。

除了綠營,八旗也已不復當年之勇。當年在遼東的村寨裡吃了上頓沒下頓,只有殺人搶劫才能過上好日子,當然是人人聞戰則喜。可如今進了關,不用再拼命就能過上好日子,自然也就沒有多少人再願意去拼命。尤其是幾年前近兩萬旗兵折在了江西,八旗之中除了正白旗和鑲紅旗,幾乎家家有親人陣亡,上陣打仗對旗兵來說就更沒有什麼吸引之處了。如今駐防江南的這一萬八旗還是朝廷費了好大工夫才動員出來的。

正因為清楚自己的實力,所以尼堪才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他放棄了主動迎戰明軍的做法,也放棄了分兵駐守的安排,而是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起來。浙江北部的兵力大部集中到了杭州,江南的兵力則大部集中到了南京和揚州。只有守住這幾座重鎮,守到濟爾哈朗的援軍到來,或許才能換來一個不敗的相持局面。目前他所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第六章 名振

隆武十年六月二十一日清晨,一支龐大的艦隊出現在了浙江北部舟山群島東面的海域。遼闊的海面上舳艫相接,旌旗蔽空,左府軍南洋艦隊總兵官、左府軍第五鎮總兵官、右府軍福建水師總兵官的認旗赫然在列。

繚繞的薄霧中,遠處普陀山的輪廓依稀可見。南洋艦隊旗艦大明號上,施琅握著千里鏡的手已經在微微發抖。在他身邊,兩位身著縞素的人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

“沒想到我張名振在有生之年還能等到王師北伐江浙、收復舟山的這一天。”兩位身著縞素的人當中,武將模樣的那位滿含熱淚地感嘆道,病態的面容上也浮現出一絲潮紅,身體晃了一晃竟險些站立不住。

“侯服兄且保重身體。”另一位文臣模樣的人趕緊和施琅一同扶住了他,“如今王師北來,三年前舟山死難軍民的血債可以向韃虜討還了!我等一定要親眼見證這一切!為了當年血灑沙場的將士,也為了死難的百姓和我們各自的家人!”

這兩位身著縞素之人正是定西侯張名振和監軍兵部右侍郎張煌言。他們本是監國魯王朱以海的臣子,隆武六年,魯王宣佈退位歸藩、承認隆武朝廷之後,隆武帝下詔維持了他們兩人原來的爵位和官職不變。從那之後,他們依然統率原有的兵馬以舟山為基地在江浙沿海堅持抗清。

隆武七年八月,坐鎮南京的清敬謹勤王、定南大將軍尼堪和五省經略洪承疇親自策劃了對舟山群島的突襲。右軍都督府都督王東日當時被浙北清軍的陸上攻勢所牽制,還來不及救援時舟山群島便已陷落。島上的抗清將士戰死大半,只有少部分在張名振和張煌言的率領下保護著魯王突圍南撤至浙江南部的右府軍控制區。

佔領舟山群島後,清軍對島上的百姓以及被俘的大明官員、將士及其家眷實施大屠殺。魯王正妃陳氏投井而死,側妃榮氏和世子被俘獲後被押送至南京殺害,魯王屬下的官員如張肯堂、吳鍾巒、李向中、朱永等或自殺殉國或英勇就義。被屠殺的被俘將士和島上百姓更是不計其數,當時登島的清軍相約逢人便殺,一直殺到次日雞鳴為止。次日拂曉在舟山島上殺到劉家岙時聽到雞鳴時方才封刀,倖存的人家已寥寥可數。張名振的家人也大都在這一大屠殺中遇難。

時隔三年,大明再度兵發舟山,張名振、張煌言以及當年倖存的舟山將士也在福州加入了左府軍的南路軍。為表示對親人的哀悼以及報仇血恨的決心,一千多幸存的舟山將士人皆縞素。施琅、劉仁駿和鄭森也都下令所部將士在頭盔上紮上白布,舉目望去,三萬餘大軍全軍縞素,一片肅然。

“蒼水兄說得對!我得親眼看著舟山光復、江浙光復、南京光復!親眼看著尼堪和洪承疇這些人面獸性的畜生為死難的軍民償命!”張名振說完後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他早已有病在身,經過這些天的海上顛簸,病情更加加重了。但他還是不顧同僚部屬們的勸阻,支撐著病體隨大軍北上,就是為了回舟山收斂親人的骸骨,為了親眼看著元兇們償命。

……

當前駐紮在舟山的清軍為浙江綠營定海鎮以及舟山水師,總兵力六七千人,定海總兵張傑正是三年前舟山大屠殺的具體實施者之一。

而雙方兵力、訓練水準以及裝備上的懸殊也使得收復舟山之戰在開始之前就沒有了懸念。僅僅一個白天不到,舟山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