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了,於是強壓住心中的不快,召集了眾位部將、幕僚前來共同商議。
南邊的變故對金部的武將幕僚等眾人顯然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會議上,“乘勝直取南京”的呼聲低落了不少。而之前便持“先南後北”觀點的黃人龍等人卻是底氣更足。
“大帥難道忘了正德年間的寧王之亂了嗎?逆藩朱宸濠正是由於忽視了贛州的威脅、一味妄圖北上,才導致最後敗於贛州王守仁之手。此等前車之鑑,還望大帥三思!”黃人龍仍是以寧王故事為例。勸說金聲桓先南後北。
若是在吉安之變以前,黃人龍的這番觀點絕對會遭至壓倒性的反駁。可吉安之變發生後,郝永忠牽制的無力以及劉武元表現出來的強勢,讓身在南昌的眾人也切實感受到了威脅。“先南後北”的戰略自然也就由另類變成了主流。
不過,反對者自然也有人在,金聲桓的另一得力部將郭天才便是代表。
“胡說八道!”此時聽到黃人龍老調重彈,郭天才的語氣甚是不善,“寧王朱宸濠叛亂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千夫所指。民心盡失。而如今我軍反正,打出的是復明旗號,自有各地心懷故國的忠臣義士以為響應。這二者豈能相提並論?劉武元似強勢,實則已成孤軍。我軍加強戒備便是,又何必要大動干戈以主力對之?你終日以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