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3 / 4)

更缺底氣。

看著王光泰的窘相,龐嶽倒是不以為意,熱情地迎了上去:“王將軍別來無恙?萬壽橋一別,咱們可又有好些日子沒見了!”

聽龐嶽提起萬壽橋,王光泰更是汗顏:“龐帥恕罪!當初家兄與罪將也是一時糊塗,誤入韃虜陣營,才做出了那助紂為虐的惡行。至今想起,追悔莫及。若是得罪了龐帥,也斗膽懇請龐帥海涵!”

“王將軍多慮了。我並無那層意思。”和善地請王光泰落座之後,龐嶽笑容稍斂,略為嚴肅地感嘆道,“更何況。王將軍在襄陽的義舉早已說明了一切。將軍之赤膽忠心,任何人,包括我龐某都無可指謫。至於先前之事。都已過去,將軍不必耿耿於懷。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不敢,不敢。”王光泰連聲道。“龐帥虛懷若谷,不計前嫌,罪將實在感激,也著實羞愧。”

對於龐嶽的客套之語,王光泰倒不置於完全當真,只是經過了幾句交談,當初的那點緊張卻是改善了不少。

融洽了氣氛之後,龐嶽又極為耐心地與王光泰寒暄了一番,所談的多為其部眾的現狀,所缺何物,這一路來的艱辛等等。眼看著時候差不多了,才提出了第一個關鍵性的問題:“當時在信中,我便已明確表示,王將軍有意南歸,我是極其贊同且歡迎的。如今朝廷正當用人之際,將軍能果斷棄暗投明,自是再好不過。只是不知將軍對自己,以及麾下將士將來的去往可有何具體打算?將軍但說無妨,這樣我才好向朝廷、向聖上請下旨意,以滿足將軍的需求。”

這番話看似噓寒溫暖,實則暗含另一層意思:既然你到了此地,那你的前程便掌握在了我的手裡。我可以為你謀一個好前程,也能夠讓你一無所獲。究竟如何,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王光泰顯然也聽出了一些,回答的時候很是謹慎:“罪將已無其它奢求,只求今後能為大明效力,將功折罪,能有一席之地安置那些跟隨罪將出生入死的將士們。”

王光泰把話說得同樣隱晦,也的確沒有過多奢求,所求的不過是官和地盤而已。

這一回答倒也沒有出乎龐嶽的意料,於是點了點頭,微笑道:“王將軍襄陽舉義,居功至偉,這點要求當然不過分。”

隨後故意沉思片刻,繼續道:“只是湖南之地雖算不上狹窄,鎮守之人卻不在少數,像那常德馬軍門、武岡劉軍門,攸縣黃軍門等,都各自鎮守一地,均有自己的部眾、家屬需要供養,對將軍怕是做不到慷慨相讓。而長沙的何督憲則一向剛直不阿、疾惡如仇,對將軍的誤解恐怕也一時難以消除。至於兩廣,形勢與湖南也大抵相同。不過,將軍既已反正歸來,便是我之袍澤手足。將軍之事,我自然不會坐視不管。嗯……容我想想。”

王光泰好歹也是混跡沙場和官場多年的老油子,怎會聽不出龐嶽話中的深意?說實話,他倒是不介意受龐嶽的節制,不然也不會輕易率部南下。作為武將,他也習慣於強者為尊的法則,龐嶽既然能拿下尚可喜、沈志祥的人頭,自然也就有節制他王光泰的實力。

只是,王光泰也有自己的底線,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若是沒有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可不會心甘情願地聽誰使喚。要不然當初也不會脫離滿清陣營,在襄陽起事。這時,他已暗暗地打定了主意,若是龐嶽開出的價碼夠高,那自然一切都好說。如若不然,就恕不奉陪了,他身邊雖只剩下了兩千人馬,卻都是跟隨他多年的百戰精銳,到哪裡不能大有作為?

話雖這麼說,可是看著沉思中的龐嶽,王光泰多少還是有些發怵。他不清楚,此時龐嶽究竟是真的在想辦法,還是故意在等著他表態。如果是後者,自己遲遲不開口怕是免不了惹怒這尊殺神,到時候的情況就有些不妙了。

王光泰越想越覺得後怕,此時他甚至已經有點後悔自己親自進城。他孃的,早知道就先派個人來談好了再說。

就在王光泰猶豫著要不要表態時,龐嶽終於開口道:“不知王將軍覺得嶽州之地如何?”

“嶽州?”王光泰大吃一驚,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未完待續。。)

第四十九章 湖廣鎮慷慨讓城,忠貞營緊急蹉商

“沒錯,就是嶽州。”龐嶽道,“若是王將軍願意,我可以懇請天子下詔,由將軍率本部人馬鎮守嶽州。但王將軍可要想好了,此地雖尚算富庶,可終歸是位處湘北,他日韃子再度南下時必將首當其衝,故鎮守之則也是不輕。”

聽龐嶽這麼一說,王光泰心中大喜,幾乎找不出不願意的理由。嶽州可是久負盛名的魚米之鄉,之前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