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嶽便發現這時的大部分普通百姓和軍隊一天都只吃兩頓,當時看到這種情況他不禁連連搖頭:若是一支軍隊連飯都吃不飽,哪兒來的力氣訓練?哪兒來的力氣殺敵?因此,當初從荻港出來之後,龐嶽便下令在軍中實行三餐制。而如今贛州鎮初建,正是訓練的關鍵時期,一日三餐就更顯重要了。為了保障士兵有足夠的體力訓練,龐嶽規定每天必須保證三頓,並且主食必須是乾飯。為了方便起見,龐嶽從營中抽調了大半的伙伕常駐在離校場一里地左右的一個叫劉家村的小村子裡,每日負責早、中兩頓,做好之後便送到校場上來。…;
這時,贛州鎮的大部分士兵們正按建制規規矩矩地坐著,等著伍長和什長分飯。今日的早餐是大米乾飯和鹹菜,聞著飯菜的香味,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嚥了咽口水。
然而,還有一小部分官兵不僅與早餐無緣,反而在挨著軍棍。龐嶽規定:那些跑過了兩刻鐘、但在他的親兵隊出發之前趕到了操場上計程車兵,打五軍棍;被親兵隊從路上找回的掉隊士兵,打十軍棍;掉隊的什長和伍長,打十軍棍,撤銷職務,其所在旗的旗總打五軍棍;掉隊的旗總以上軍官,打二十軍棍,降一級,其直接上官打十軍棍;一個什裡有士兵掉隊,全什的早餐取消,伍長和什長各打五軍棍。不過還好,今早上還沒有軍官受罰。
儘管張雲禮曾經向龐嶽提出過自己的疑問:這種近乎連坐法的懲罰方式是不是打擊範圍太廣了一些?但龐嶽還是堅持了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實行這種方式,不僅能喚起官兵們的危機感,還能促進士兵間的互助、激發各級軍官的責任心,雖然手段略顯粗魯,但沒辦法,這是軍隊!太過溫柔的規則勢必形同虛設。
*********
辰時(早上8點),上午正式開始,第一個專案便是練站姿。
太陽出來了,強烈的陽光灑滿了整個校場,但贛州鎮計程車兵們依然排著一個個方隊,站得筆直,絲毫不敢動彈。因為,執行監督任務的軍官和老兵們正手持鞭子或軍棍在四處巡視著,只要看誰稍微有點小動作或站得不規範便會狠狠地打過去。
執行訓練監督的軍官們一邊走一邊大聲地重複著龐嶽定下的要領:“頭要正、頸要直、兩眼直視前方、挺胸、收腹……”
“大人,差不多了吧?難道就這麼一直站下去?”見士兵們都站了半個時辰了,張雲禮向龐嶽問道。
誰知,沒等龐嶽開口,他旁邊的施琅便已搶先答道:“副帥不用急,我看大人的這個法子挺不錯,對磨練士卒的意志力和服從意識大有所益,多站一會兒又有何不可?”
聽完這話,龐嶽暗自感嘆:這個施琅,果然是心直口快,也不管是在和誰說話。
好在張雲禮的涵養不錯,聽到施琅的話並沒有流露出任何不快,只是微微一笑了事。
“子彬不用擔心,我自有安排。”龐嶽說道,“再站半個時辰便讓士卒們休息。”
作為穿越者的龐嶽,比這個時代的人更容易理解站軍姿這一訓練專案的意義。練站姿,雖然看上去毫不起眼甚至可有可無,但只要長期堅持,久而久之就便會自然地形成不動如山的特有氣質,養成認真嚴謹的行事作風,這些對於一名軍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現如今訓練剛剛起步,更要從這些小事上抓起。
第八章 打造兵器
次日清晨,大軍依舊出城前往校場訓練。龐嶽去轉了一圈之後,便把監督的任務交給了張雲禮,自己則帶著親兵隊回了城。這段日子,除了練兵之外,還有一件事在令他頭疼,那就是兵器裝備問題。
如今,贛州鎮擴軍,需要的兵器也就多了起來。可前幾日龐嶽帶人去把贛州衛的武備庫翻了個遍,找出來的完好武器也只夠武裝不到兩千人,其他的全部鏽跡斑斑不堪使用。本來,作為贛州衛的衛城,贛州城裡有著完整的軍器局,可如今那裡也是人去屋空,蜘蛛網結了一層又一層。
當時看到這種情形,龐嶽當場就火了,把黃文遠叫到了跟前,讓他三日內把軍器局打掃乾淨,並把匠戶重新召集起來。面對著龐嶽的震怒,黃文遠不敢有半點異議,唯唯諾諾地答應一定照辦。後來,龐嶽又忙著招兵的事,把這事先放到了一邊。等到張雲禮等人招兵回來,新兵編組完畢的時候,問題便立刻顯露無疑:至少還有一千人手裡拿著的是棍子。事到如今,打造兵器已是迫在眉睫,龐嶽再也不想拖下去了,於是便準備馬上去軍器局看看,看黃文遠到底把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龐嶽進城之後來到軍器局大門口,發現這兒倒不向上次那麼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