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4)

聿鍵無奈只好告退,回來之後大感氣憤。

和建奴議和?呵呵,這和與虎謀皮有什麼區別嗎?熟悉歷史的龐嶽很清楚,此時南京城中將近一半的建奴和蒙古八旗,以及全部的漢軍八旗已經在貝勒博洛的率領下直逼杭州而來,為的就是徹底擊潰浙江的明朝殘餘勢力,又怎麼會接受“議和”呢?更何況,朱常淓派去的那個使者陳洪範,早在崇禎十七年七月受弘光皇帝指派北上“出使”清廷時便已暗地裡降清,後被多爾袞繼續派回江南做臥底。靠這樣一個人去“議和”,實在是貽笑大方。

“龐參將,你對此怎麼看?”朱聿鍵問道。

“殿下,卑職身為武將,不敢枉議朝政。”龐嶽並沒有急著作答,而是先說了一句場面話。

“你儘管說,這裡沒有外人,難道你連本王都信不過嗎?放心大膽地說!”朱聿鍵皺起了眉頭。

“遵命!”龐嶽說道,“卑職認為,議和一事斷不可為!那建奴進攻江南,並非奪取土地金銀,而是亡我大明之心不死,欲剷除而後快!若我朝一味退縮忍讓,不僅對眼下的局勢毫無益處,更會助長建奴的囂張氣焰。再者,此舉也會令天下士民寒心,有損朝廷威信!”

“嗯,確是此理。”朱聿鍵嘆了口氣,“但監國和馬元輔一意本王行,我等再三勸說無益。如今,監國派出去的使者可能都已經在路上了。此事,已經不可避免。唉!為何東虜已經攻陷了大明的京城,監國還看不透他們的狼子野心呢?一想到此處,本王實在是氣憤難耐!”…;

聽得此言,朱大典和龐嶽都沒有說話,屋中一時陷入了沉寂。

“龐參將,前幾日與你交談,發現你的見識不錯,本王也深為歎服!”朱聿鍵再次看向了龐嶽,目光中透著銳利之色,“那麼,現在,本王要再問問你,眼下我大明的出路在何處?”

龐嶽一時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具體說,像這種問題他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向一個明末的藩王作答,而且還是一個愛國的藩王。

見龐嶽猶豫的樣子,朱聿鍵繼續說道:“你今日所言,不會有外人知道,這一點本王可以向你保證。你也不用著急,等想好了再說,本王等著。”

看著朱聿鍵期待的眼神,龐嶽想到了很多,腦中也很亂。他想起了自己剛來這個時代的時候,在黃得功面前小心翼翼、連話都不敢說透的那段經歷;他想起了蕪湖血戰時黃鎮的袍澤們奮不顧身的場景;他想起了最後黃得功中暗箭落馬的那一幕……

既然你們連生命都可以放棄,那我又何必在乎說話這點小事呢?龐嶽長舒了一口氣,理清了一下思路,緩緩說道:“如今建奴來勢兇猛,我朝軍力殘破,不宜與之爭鋒。議和,固為下策,但一味硬拼也絕非良計。如今唯有暫且避敵鋒芒,聯絡各地抗清義士,等待時機以圖東山再起!”

“等?那依你看,又該等到何時呢?”朱聿鍵面無表情地問道。

“建奴生長於遼東苦寒之地,長途跋涉來到江南必定水土不服,南方的溼熱天氣更是他們難以適應的。若卑職沒有估計錯,過不了幾個月他們便會撤回北方休整。屆時,江南一帶建奴兵力空虛,各地士民也必將揭竿而起,正是我朝有所作為的大好時期。只要我朝能吸取過往之教訓,整頓朝綱、賞罰分明,必有捲土重來、光復河山之時!”龐嶽將自己心中所想一五一十地道來。

聽完龐嶽的話,朱聿鍵久久地沒有說話,但眼中卻已經多了幾分希望!

“你的想法不錯,但恐怕監國不會同意啊!”一想到那個畏敵如虎、毫無主見的潞王朱常淓,朱聿鍵便感到一陣頭疼。

“殿下此言差矣!”龐嶽決定豁出去了,大聲地說道:“如今國難當頭,又豈能把希望僅僅寄託在潞王一人身上?難道我大明能擔當起監國重任的就只有潞王殿下嗎?!”

此言一出,正在喝茶的朱大典頓時目瞪口呆,茶杯蓋掉在地上跌得粉碎。朱聿鍵的臉上也是一陣驚愕,他無論如何想不通,剛才還吞吞吐吐的龐嶽為何突然間說出如此驚人之語!

*********

“唉,慕遠啊!不是老夫說你,你確實該改改你那口無遮攔的毛病了!”出了唐王的府邸,朱大典連連搖頭,“也虧得現在局勢動盪,換做十年前,你要口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恐怕項上人頭早就不保了!”

龐嶽不以為意地笑了笑:“卑職認為自己說的沒錯。難道朱老大人認為,潞王能帶領大明要走出險境?”經過這兩天的思考,他早就想明白了,有些話需要藏在心裡,但在某些情況下,有些話則是需要大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