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將清軍趕出了城外,但他沒有感到絲毫的放鬆。透過這一路上的觀察,他看到,軍中傷亡的人數增加了許多,倖存下來的大部分官兵也已經疲憊不堪,走路的步伐也開始變得虛浮。甚至還有一些官兵的眼神中佈滿了迷茫,似乎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有信心。
形勢依然很嚴峻啊,今日終於熬過來了。但明天呢?後天呢?還會有援兵趕來嗎?什麼時候能趕到?龐嶽心中充滿了一連串疑問和擔憂。
目前,由於清軍圍城,連訊息渠道也幾乎被完全切斷了。情報司之前沒有來得及在這座小縣城建立信鴿渠道,外圍的密探又很難將請報送進城來,龐嶽也不知道周圍的情況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這更加重了他心中的隱憂。
不知不覺,龐嶽走到了城中心,只見軍中的伙伕已經按照他的吩咐,在街面上打了幾個帳篷,正在給那些缺少食物的百姓提供晚餐。幾個帳篷前都排了長長的隊。由於有一隊官兵在旁邊維持秩序,儘管人比較多也並未發生混亂。
“大人,這位老人家要見您!”衛遠領著一位老人來到了龐嶽面前。
龐嶽一看眼前的老人,立刻就認出來了,這正是前日那個對著自己痛罵並吐了一口唾沫在自己臉上的老縉紳。
“老先生,您要找我?”龐嶽將心中的憂慮暫時放到了一邊,微笑道。雖然被唾了一口唾沫,但這點心胸龐嶽還是有的。
“請將軍原諒老朽前日的魯莽!”老縉紳說完便要深深一揖。
“老先生,這可使不得!”龐嶽趕緊上前將老縉紳扶起。道,“您是長者。在下何以敢受如此大禮?未能護得百姓周全,本來就是我等朝廷武將的失職,老先生指責幾句也無可厚非,不必如此放在心上。”
老縉紳嘆了口氣,搖了搖頭:“當初的確是老朽過於武斷了了。這兩日,老朽已經看得真真切切,將軍麾下的大軍與其餘的朝廷兵馬不同,不僅英勇敢戰,還秋毫無犯、體恤百姓。可謂勇武與仁義兼備。如果將軍先前便駐紮在衡山縣,斷不會有先前的兵災。可老朽卻不分青紅皂白進行謾罵,把家毀人亡的痛苦發洩在貴軍身上,實在是是非不辨,枉讀了多年的聖賢之書。因此特來向將軍賠禮道歉。”
“老先生不必這樣,那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您老家中遭受如此劫難,一時的氣憤也情有可原。在下不會放在心上。老先生也不必耿耿於懷。”龐嶽勸慰道。
“此次前來尋找將軍,一來是為了賠禮,”老縉紳繼續說道,“二來。老朽與奴賊有不共戴天之仇。崇禎年間,老朽的長子在北直隸任知縣,於奴賊破口入寇之時以身殉國。此次,兒孫又盡慘死於奴賊之手。如此深仇大恨,老朽恨不能親手抓住幾個奴賊、生啖其肉,只可惜年老體弱,力不從心。現如今,將軍正率軍與奴賊作戰,老朽便也盡上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吧。雖然家中的金銀細軟都已經被奴賊捲走,但地窖中還有一部分存糧,便都捐給貴軍。老朽身邊還有最後兩個下人,也讓他們前去協助貴軍修補城牆、幫運輜重。還望將軍不要嫌棄。”
“老先生,這恐怕不妥吧。您這麼大年紀了,身邊總得有人照顧才行,再說把糧食都給了我們,您老怎麼辦?”龐嶽趕緊推辭道。
“將軍不必擔心這些,在沒有看到將軍戰勝奴賊之前,老朽還死不了。再者,老朽自己也還能走動,實在餓得不行,便到此處來與其餘百姓一同討一口吃食便行了。”說完,老縉紳又轉過身對著正在領取晚餐的百姓喊道:“各位鄉親,請聽老朽一言。既然大軍如此仁義,我等也須以誠相待。眼下,將士們與奴賊廝殺了一整天,已經深感疲憊。諸位如果尚有餘力,吃完大軍分發的飯食之後,還望前去幫助將士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儘量減輕他們的負擔,以便明日能有充分的精力殺敵!”
老縉紳在城中的聲望似乎很高,很快百姓群中便有了響應,你一句我一言地說了起來。
“徐老太爺說得對,咱們也有一雙手,不能光吃飯不幹活!”
“對!這些軍爺誠信待咱們,咱們也不能讓他們把衡山縣人看扁了!”……
很快便有吃完飯的百姓開始陸續向各城門走去。
看到眼前的一幕,龐嶽和周圍的官兵們都感慨不已。
*********
第二日(隆武三年三月初九),清軍如同前兩日一樣。早早地發起了進攻。
這一次,清軍的攻勢明顯更加猛烈,震天的吶喊聲一潮蓋過一潮,似乎完全沒有將之前的傷亡放在心上。城中的湖廣鎮將士雖然還沒有完全恢復體力,但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