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2 / 4)

年時被尚為農民軍頭領的李成棟所掠,因天資聰穎被李成棟收為養子,後投身軍伍、跟隨李成棟南征北戰。與李成棟等人不同,李元胤自幼接觸聖賢之書、秉性也比較良善,並不贊同對無辜百姓的屠殺。此前不知勸過李成棟多少回,但幾乎沒什麼效果。方才,他一聽李成棟和身邊大將們的狂笑怒罵便知道。此次清遠城中的百姓也一定逃不過一場浩劫。

“父帥!”

“我兒何事?”李成棟臉上的笑容漸收,眼中已經隱約有了一些不耐煩,他似乎已經知道李元胤要說什麼。

“等會兒城破之後,請讓孩兒領本部精騎率先入城,殺明軍一個措手不及!”李元胤說完便暗暗地嘆了口氣,他本來相勸李成棟制止部下將士、放棄濫殺,但一想到之前勸阻的無力。又看到當前李成棟的表情,到了嘴邊的勸阻之語還是嚥了下去,改成主動請纓。希望以這種方式儘量去制止一些不必要的殺戮。

“哈哈哈……好!”李成棟笑道,“我兒能主動請纓,為父真是感到莫大欣慰!好,這個請求為父準了!”

說話間。又有多股清軍哨探返回報告。清遠周圍五十里內均未發現大股明軍蹤跡。

“好!咱老子就說過,偽明軍隊不管到甚時候都是屬他媽烏龜的!等他們爬來,咱老子早就辦完事了,順便再給那幫瓜慫一個教訓!”聽完哨探的稟報,李成棟更為得意,說完又朝左右厲聲吩咐道:“傳令下去,擂鼓!攻城!務必在天黑之前拿下此城!”

“遵命!”

不久,李成棟的命令便傳遍了全軍。東、西、北三個方向上均響起隆隆的戰鼓聲。伴隨著一陣陣直上雲霄的吶喊,蓄勢已久的清軍如同潮水般向著清遠縣城湧去。

……

四面城頭上。七千餘明軍和義師官兵握緊了兵器,面帶緊張地看著城外,各級將官的喝令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針對城外清軍的兵力佈置,陳邦彥、王東日和曹天琦等人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對城中的防守力量也進行了一番分配。其中,西面城牆由王東日親率二千本部官兵防守;北面城牆由曹天琦的一千餘官兵和王東日部的五百官兵防守;東面城牆由陳邦彥麾下的兩千餘義師和王東日的另外五百官兵防守;南面城牆則由陳邦彥麾下剩餘的一千義師官兵防守,這個方向上清軍的兵力相對較為薄弱,城頭上防守的兵力自然也比其餘幾面城牆上要少上一些。

清遠縣城雖然不是什麼高城大邑,但僅僅七千人用在防禦上還是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更何況,這七千多人中還有一大半是沒有多少戰鬥力且缺乏武器裝備的民壯,與裝備精良的清軍比起來顯得微不足道。

為了堅守得更長,陳邦彥想盡了辦法,甚至還散盡身邊的銀兩,又在城中招募了數百民壯作為預備隊。但這些僅有鋤頭、木棒的民壯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陳邦彥的心中也沒有底。現在,陳邦彥唯一的指望便是援軍能及時趕到。前不久,他已經向東莞的張家玉等部義師送去了求救書信,並且已經得知了新任兩廣總督楊廷麟率援兵進入兩廣的訊息。雖然現在的訊息渠道已經被清軍所封鎖,陳邦彥也不知道援軍究竟來了沒有、到了何處,但他也只能自求上天眷顧,讓己方多守住清遠幾日。

……

城西的清軍聲勢最為浩大,七八千人中還有近四千是李成棟的本部精兵,幾乎人人有甲、裝備精良,全是經歷過多場戰事、對李成棟忠心耿耿的老卒,若是在體力充沛的情況下,戰力甚至可以直逼漢軍八旗。

隆隆的戰鼓聲中,黑壓壓的清兵踏著整齊的步子猛衝過來,大地也在為之顫抖,煙塵不斷捲起。

“弓箭手準備!”城頭上,親臨一線指揮的王東日大聲喝令道。

城頭上數百明軍弓箭手一齊張弓搭箭,對準了城外的清軍洪流。

清軍依然在不斷地推進,對他們的一舉一動,城頭上的明軍也看得越來越清楚。

“大人,快看!”王東日身旁的一名千總突然大聲喊道,“最前面的好像不是韃子!”

王東日定睛一看,果然,黑壓壓的清軍大陣前方竟然有許多身穿布衣之人,足足有數百人,幾乎沒有像樣的武器,與身後那些甲冑齊全、兵器精良的清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在背後清軍的威脅和控制下扛著長梯或推著盾車朝城門方向而來。

看到這裡,王東日不禁皺起了眉頭:“那些好像都是昨日被俘的義師官兵!李成棟這個狗日的,居然想起了用這種方法來攻城!”

隨後。清軍距離城牆越來越近,逐漸進入了城頭上弓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