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3 / 4)

朱大典抬起了頭看著龐嶽:“此舉也未嘗不可,不知你有幾成把握?需要多少兵馬?”

“回督師的話,如果多鐸的主力沒有與佟圖賴、徐勇二部一同南來,此戰的勝算當在七成以上。”龐嶽的語氣中頗有些自信。“兵力方面,至於步卒,末將軍中的三營戰兵已經足矣,只是騎兵數額上稍顯不足。先前雖然繳獲了數百匹戰馬。但士卒們還未來得及熟悉,不能立即投入使用。”

見龐嶽是如此自信。朱大典很是滿意,親身經歷過近幾十年風雲變幻的他知道。大明之所以破敗至此,不是因為技不如人、器不如人,而是因為諸多統兵大將都缺乏責任感、缺乏一種必勝的信念,方才導致一敗而不可收拾。而如今,龐嶽的表現便讓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你還需要多少騎兵?”朱大典向龐嶽問道。

龐嶽想了想,報出一個數字:“兩千。”

“好!”朱大典爽快地答應了下來,“先將我督標營中的五百騎兵全部調給你,我再立刻派人拿著我的手令去馬進忠軍中調一千五百騎兵過來。”

“多謝督師!”龐嶽抱拳謝道,能得到朱大典如此毫無條件的支援,他覺得自己的勝算又大了幾分。

“都是為了王事,慕遠又何需如此見外?認真應對,痛擊來犯之敵便可!”朱大典笑道,“不知此次出擊的兵馬何時出發?由何人統率?”

“抓緊準備,連夜出發,由末將親自統率!”

*********

次日(二月二十一日)上午,湘陰城東南四十里處。

一行人在前往湘陰的官道上行進著。只見這一行人大約有三四十人,全都氣喘吁吁、腳步有氣無力,臉上還帶著驚魂未定的表情。形象方面也令人絲毫不敢恭維,渾身汙泥,灰頭灰臉,顯得狼狽不堪,只有身上那髒亂的白色鑲紅邊甲冑和腦後的小辮子在證明著他們與難民的區別。

這正是從丁家村一戰中僥倖逃脫的塞尚濱一行,為了逃脫明軍追捕,他們甚至拋棄了戰馬,改走山間的小路。由於地形不熟,再加之擔心被發現而在一處山坳裡躲了很長時間,因此幾十裡的路程足足折騰了一天兩夜,好在最終還是弄清了大致方向,脫離了險地。

不過,趕了這麼久的路,又沒有吃一點東西,塞尚濱實在是撐不住了,走著走著便栽倒在路邊的一處小山包下。有了他的帶頭作用,其餘敗兵也都放棄了堅持,紛紛倒了下去。

雖說暫時脫離了危險,塞尚濱臉上卻沒有半點輕鬆之態,先前只顧著逃命倒也沒有顧及那麼多,如今暫時脫險了他又開始擔心起自己的未來的命運,手下的數百人如今只剩下了這麼幾十個,不知道回去之後會遭受怎樣的懲罰。

想到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悲慘遭遇,塞尚濱不禁心灰意冷、悲從中來,捶地大慟:“完了,一切都完了,我對不起主子,對不起皇上,對不起大清!……”

嚎哭了一會兒,塞尚濱竟拔出了自己的腰刀,大喊著:“主子,奴才先去了,願來世再捍衛大清江山!”說完便要把刀往脖子上抹去。

一直跟在塞尚濱身邊的那名滿洲分得撥什庫趕緊撲上去,搶過他的刀,極力勸阻:“大人,不要這樣!尼堪們常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留著有用之身來日報仇才是上策!”

其餘的漢軍鑲白旗敗兵們也紛紛湧過來勸阻,言語很是誠懇。

他們之所以勸阻,倒不是因為和塞尚濱的私人交情有多深。而是因為目前倖存的這些人裡,就屬塞尚濱的職務高,要是他死了,上哪兒再找這麼一個頂缸的去?

其實。塞尚濱本來就沒有多大決心抹脖子,看到下屬們如此“真誠”地勸阻,也就借坡下驢放棄了自殺的舉動,只是一個勁地乾嚎著。

那分得撥什庫和其餘的敗兵似乎還不大放心,不僅把塞尚濱的腰刀拿開,連周圍稍大一點的石頭也被悄悄地搬了個一乾二淨。

過了一會兒,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悶雷般的響動,或躺或坐在地上的眾人感到地皮也在微微顫抖。

塞尚濱頓時一個激靈。趕緊坐了起來,辨別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敗兵們也都一片譁然,那名分撥庫更是三下五除二爬上了旁邊的那座小山包,觀察起遠方的情況。

“大人。是我們的人!鑲白旗的兵馬!”觀察了一會兒,那名分得撥什庫興奮地朝北邊一指,衝著下面的塞尚濱等人大喊起來。

塞尚濱和其餘敗兵們聞得此言,也都迅速地爬上了小山包,朝著分得撥什庫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只見北面的曠野上煙塵滾滾,分明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