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4 / 4)

原地區第一座石窟寺,意義深遠。北魏滅北涼後,將大批僧人遷到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一批開鑿石窟的工匠和雕塑家、彩繪家也一同東移,成為大同雲岡石窟的技術力量。後來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洛陽的龍門石窟,也承襲了涼州模式。的32

涼州的僧人除遷平城外,還有一部分向西遷往敦煌,莫高窟的開鑿也深受天梯山石窟的影響。所以,天梯山石窟說是中原石窟藝術的鼻祖也不為過。可是,一個疑問湧上心頭。我記得天梯山石窟是公元412年,蒙遜由張掖遷都至姑臧後下令建造的。據說是蒙遜母親病重,蒙遜為了祈福,特在窟中為其母雕鑿五米高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狀,表示懺悔。

種種記載表明,羅什的籌建工作並沒有成功,反而是蒙遜完成了羅什這個願望。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羅什現在就有了這個心思,卻在姑臧十六年都沒有建成?沒有任何史料可以推測的我,也只能乾瞪眼。看著羅什神采飛揚地為李暠描繪石窟寺的未來形制,思量許久,還是不想告訴羅什。他現在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目標,我不想破壞他的心情。

想起蒙遜,不由暗暗吐口氣。呂光回城當日,杜進和段業就給我們送來了糧食和生活必需品。所以,我便不再去蒙遜家中教課。本來去他那裡就是為了糧食,現在不愁吃了,我就不想再每日戰戰兢兢地與一個比狐狸還狡猾的人相處。可是,心下知道,他絕對不會就這麼輕易算了。也許,就這幾日,便會與他再交鋒吧?

我們從李暠家中出來,走過鼓樓時,看到還有不少神情悽慘的流民在排隊。今天是最後一日辦理流民登記領糧,呂光的兒子們都不在,只有呂光弟弟呂保的次子呂超在監督。呂超剛二十出頭,跟他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