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哪裡?”
“我的利嘛!至少讓我看到了曹軍表面強大,而裡面卻空虛,也讓我掌握了戰略主動,我想這是最大的收穫。”
諸葛亮點點頭,“原來如此!”
劉璟又試探著問他道:“孔明兄認為我的利在哪裡?”
“其實我覺得殿下的利在兩個條件中的第二個條件,殿下費了那麼多心機,不就是為了和曹操達成第二個條件嗎?”
諸葛亮和劉璟對望一眼,一起大笑起來。
這時,黃月英端著茶壺進來,給兩人茶碗裡添了熱水,黃月英又對丈夫笑道:“陶妹在信中邀請我們去長安做客,這是第次了,我總覺得有點盛情難卻,夫君的意思呢?”
黃月英也是一個為聰穎的女,她知道劉璟為何而來,劉璟以堂堂漢王身份,居然能親至隆中恭請丈夫出山,絲毫不計往日前嫌,這種誠意,這種心胸,讓他們夫婦何等榮耀,這是一個明君所為,黃月英不希望丈夫為所謂面再拒絕劉璟的誠意。
更重要是,丈夫年紀尚不到四十,就這樣以失敗收場,孤老偏鄉,她知道這不是丈夫的追求,也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希望丈夫能抓住這次能得以施展才華機會,不要再一錯再錯。
諸葛亮明白妻的暗示,笑了笑道:“找個合適的時間吧!”
黃月英明白丈夫已經讓步了,她心中暗喜,向劉璟施一禮,緩緩退了下去。
時機已經成熟了,劉璟便將話題轉到此行的正事上,他沉思片刻道:“去年我攻滅江東後,特地將漢國五相擴大為七相,由張昭出任一相,至今還是六相,還有一相我打算留給交州或者鍾繇,我想利用鍾繇來拉攏曹魏計程車族,但鍾繇被曹操挽留住了,如果先生不嫌漢國貧弱,不嫌劉璟愚鈍,請先生接受漢國的第七相。”
說完,劉璟將一方相印放在桌上,目光期待地望著諸葛亮。
第1073章 再度出山
、、、、、、、、、、
諸葛亮卻沉吟不語,劉璟又道:“當年劉璟誠意不足,待先生無禮,才使劉璟和先生失之交臂,今天劉璟以最大的誠意請先生再出山,助劉璟復興大漢,望先生應允。【】”
良久,諸葛亮嘆了口氣,緩緩道:“我此生最大的志向就是復興大漢,重振大漢社稷,所以全力輔佐劉皇叔,怎奈天意不在皇叔,非孔明人力所能挽回,殿下的誠意孔明焉能不知,焉能不感激,只要殿下答應我兩個條件,孔明願再出山,鞠躬盡瘁輔佐殿下。”
劉璟大喜,“請先生明言!”
“第一是懇請殿下將襄陽郡遷至隆中,隆中衰敗令孔明無比痛心,只希望在我暮年,我重回隆中之時,能聽見隆中琅琅的讀書聲。”
劉璟點點頭,“我也深有體會,當年我在隆中武,隨處可見鴻儒談笑,看見年輕士族意氣風發,今天卻見到破敗的隆中,著實令人痛心,我會安排,在隆中建立荊州州,再修建一條寬敞的官道連線襄陽城。”
諸葛亮大喜,起身施禮,“多謝殿下考慮周到。”
劉璟擺手笑道:“先生請坐,劉璟願洗耳再聽。”
諸葛亮坐下又道:“我的第二個條件就是希望殿下能恩待皇叔及他的後人,皇叔年事已高,雄心不再,請殿下看在孔明的面上,讓皇叔平安終老,讓他的孫也能延綿後嗣。”
劉璟沉吟一下道:“我不妨給先生明言,我之所以封劉皇叔為尉,主要是考慮利用他的名聲招攬中原士族,但不會讓他再掌實權,我已吸取馬超的教訓,最多讓他主管宗廟和禮祭,至於他的後人,我會給他們爵位和財富,讓他們做個富家翁,坦率地說,劉禪還真讓我沒有什麼擔憂。”
諸葛亮明白劉璟的意思,劉禪資質平庸,確實讓人失望,但劉璟已經向他表明了態,不會放棄原則底線,諸葛亮也不指望劉備現在還有能什麼作為,只要能讓劉備安老,他心中也就不再遺憾。
但劉璟的誠意卻讓他十分感動,諸葛亮起身跪拜道:“孔明何德何能,竟讓殿下屈身下訪,殿下若不嫌,孔明願效犬馬之勞。”
。。。。
劉璟親赴隆中之行最終沒有令他失望,諸葛亮順應大勢,拋棄成見和前嫌,加入了劉璟的復漢集團,劉璟遂加封諸葛亮為尚書僕射、軍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漢國第七相。
半個月後,諸葛亮亮帶著全家在一隊漢軍的護衛下,抵達了長安,劉璟為此特地在未央宮麒麟殿舉行官大宴,為諸葛亮接風洗塵,同時也是為交州併入漢國舉行了慶典。
此時時間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