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而是如同瀑布一般往下流,沒有如同光腦一般的計算力,還是不要去學習裝甲製作。”
方南咧了咧嘴:“看來比打架更加費心勞神啊!”
王紅豔說道:“有過之而無不及。”
實驗室,林文感受到兩隻胳膊越來越痠痛,而外在最為顯著的表現就是心率加快,脖子上,額頭上都有汗珠浸出。站在旁邊的樊向東悄悄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表,已經接近半個小時了。
按照事先的估算,這顆基因膠囊製作成功,最多需要三十五分鐘,還有五分鐘,組長加油啊!
又一分鐘過去了,不論是實驗室外的王紅豔和方南,還是實驗室內的樊向東,陳皮皮等,都感覺到時間流逝的速度實在太慢了。
雖然依然對工作臺上微觸探針神奇的移動感興趣,卻更加關心結果,萬一最後一刻失敗,那該是多麼沮喪!
三十二分鐘,林文的心跳舒緩了下來,把最後一顆控制基因放進編碼基因中間,完美的四條基因鏈漂浮在了反重力場中,大螢幕上出現了色彩斑斕的彎曲線條,神奇而美麗。
色彩,具有歷史開創性的出現在裝甲上,一舉顛覆了裝甲只是單純追求力量和速度的陳舊觀念,開創了一二級裝甲的大繁榮時代。
實驗室內外的這幾個人激動的歡呼起來,可是他們的歡呼只是單純的為這顆基因膠囊的成功而歡呼,卻沒有人想到他們共同鑑證了裝甲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發生。
 ;。。。 ; ;
第三十八章 原來都是牛人
在回京都的飛行器上,華曼秋一直都很鬱悶。
按道理說,昨天的林家之行應該是圓滿且愉快的,林伯雄給予了慶莊奎大師足夠的尊敬,而林家上上下下對自己的照顧也是無微不至。
特別是林家那些出色的第三代同齡人,儘管要兼顧學業和因為是軍事世家而必不可少的武技訓練,還用了很大的精力來學習裝甲製作,並且做出了不菲的成績,兩個改裝裝甲雖然正如林文說的,優點乏善可陳,可是考慮到他們的年齡,華曼秋已經相當滿意了。
況且,那兩臺改進型裝甲不過是他們的試水之作,想來到明年開春,他們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創造出更加完善的裝甲來,說不定能夠在華普集團舉辦的裝甲大賽中奪得很好的名次。
依照林隨風和林隨龍等人不服輸的性格,他們一定會盡力把裝甲製作好的。
作為皇族公主,聯邦人心目中的守護者,能夠看到這樣欣欣向榮的家族,和上進聰慧的少年,為什麼不快樂呢?
但華曼秋就是不快樂,不快樂的原因都是因為林文,怨怒林文對自己成就的質疑,也懷疑林文根本從內心裡瞧不起自己。
3500個關於面板的基因,比自己找出的1200個多了2300個,這簡直不可能!可是,那個該死的林文為什麼說得那麼肯定?
華曼秋回到酒店後,從基因圖譜最不顯眼的角落裡找到了rcd51基因,不過只是幾個分子團,基因圖譜裡對其的功用也語焉不詳,從網路上搜尋了很長時間,才在一個論文庫裡找到一篇論文,裡面有關於該基因的介紹,果然是爬行時代遺留下的,控制爬行動物的外表顏色。
這個殘餘基因的各種引數都沒有詳細的記載,需要繁複的計算才能確定它和金屬基因的結合方式,計算量非常大,至少是目前12歲的華曼秋感到吃力的。
華曼秋思考了很長時間,心中對林文的撒謊堅信悄悄軟化了,忍不住要求師傅慶莊奎查了一下,林文業餘時間到底跟誰在一起,是不是有數學方面和裝甲製作方面的天才人物。
查詢的結果相當慢,因為有關部門並沒有把林文以及他周圍的人群列入偵查範圍。
直到飛行器將要在京都東機場降落,有關資訊才反饋過來。
慶莊奎手腕上的通訊器探出螢幕,出現了幾個人名和簡單介紹。
樊向東,12歲,在讀國學六年級學生,獲得過自由貿易區的巴倫數學競賽第一名,是華東市民政部天才兒童基金會的救濟物件,每月支付他3000元的生活費。
陳皮皮,11歲,在讀國學六年級學生,10歲時獨自驗證了赫琳巴赫猜想,是華東市民政部天才兒童基金會的救助物件,每月支付他2500元的生活費
向志海,11歲,在讀國學六年級學生。
沙曉曉,12歲,在讀華山中學一年級學生。
方南,15歲,在讀華山中學三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