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將練武的目的發展出了另外兩支武術思想。先說說最原始的也是現代人的思想,攻擊力就是力量。因為以前要打獵啊,天生力大的打獵多,力小的就要鍛鍊才能打得多啊。”
武長空這一說,立刻有人稱是。
“所以練武的目標之一就是強大的力量。而另外兩個目標就是道家思想的長生和中醫思想的養生,不過兩個思想基本都是強身健體、養生益壽。”
武長空這樣的說法,大家也點頭承認。
“不論是道家還是中醫,其實他們的起源都應該是一起的,都是對天地自然的認識。所以由於他們影響的武術都有個共同點就是氣。”
“原來氣功是這樣來的。”有個老人聰明的認為。
“中醫思想的武學,以氣來養生,也有人稱為養生功。比如六禽戲啊什麼的。而道家的武學思想就是以氣證道,不過現代人誤解了,以為是用氣證道。”
“是丹道嗎?”有個中年人看來是想學這個的。
“以氣證道和用氣證道一個字之差卻天地之別。用氣證道我就不說了,因為不好討論別人。我們說以氣證道,什麼意思呢?其實只有一個意思,增強自身體質,長壽不怕虎狼、處險地能自保。為什麼呢?因為道是悟出來的不是證出來的,但普通人的壽命根本不夠時間想那麼多問題,所以需要鍛鍊身體來延長自己的生命,保證有足夠的時間悟道。”
年輕人什麼都不懂就喜歡吹牛!有個人小聲說了一句後轉身離開。另有一人聽到後想了想,也隨後離開。
“所以我認為只有能練出氣的武術才是屬於大唐的古代武術,因為有著大唐獨有的文化思想。如果光說攻擊力的話,天下武學都以這個為目的,沒有區別。最先是打獵,然後是打人,沒什麼的專門訓練就可以。但是都有一點,傷身體!”
“好象網上不少人這麼說,這也是維護大唐武術的人最常用的藉口。”胡李天軍說。
“這應該有不少事實證明吧。如果從道家和中醫的觀點上說,也是很容易說明的,前提下是要相信中醫和道家思想。”
“我以前相信,現在信個屁!那個中醫摸下脈沒半分鐘就開藥方,結果吃了不好回頭看幾次都不好。後來還是看西醫才好的!”一個老頭叫道,不過他沒離開,他的話卻又引來一起些人。
“大唐自然思想認為,人的一生是走向死亡的一生,就是說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死的。”
武長空這話語出驚人,引起一陣譁然,特別是一些老人,很忌諱這個。
“可是人如果不是受到外來傷害,又怎麼會死呢?是衰老和疾病。人為什麼會生病?因為精氣神的流失。人在成長的時候,精氣神的流失小於補充,所以人在成長。當精氣神的流失大小補充時,人就會衰老。當精氣神不精純時,容易生病。這也是為什麼中醫主張預防而不是治病,因為再怎麼治都很難回到最好的狀態。”
“而勞作不管是體力還是腦力都是加速精氣神的耗損,體力重在損氣損精,腦力重在損神損精,縱*欲重在損精損氣。精氣神其實是相互相生相存的,其中一樣耗損同樣會導致另外的跟著減少。所以所謂的肌肉鍛鍊、無氧呼吸也是加速或透支精氣神的行為。”
“就象橡皮筋,拉得過度了,將會過早失去彈性。肌肉經過鍛鍊確實是增強了,但卻是透支了骨髓的再生力量。可以看看那些經常從事過重體力勞動的人或者那些打拳的人,很多人年老後體衰得很厲害就是這個道理。”
“而道家和中醫的武學思想從另外的方面彌補了這些不足,但是得就有失。它們的武術需要的時間和要求比普通的武術要長要高。可是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類的心性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外物的誘惑越多,人們的心性越差,耐心越少、急功近利。”
“老闆說我要的是結果不是過程,領導說我要的是成績不是思想,父母說我要的是為你好上大學出國。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又怎麼可能有人能夠安下心來練習?他們要的是最短時間得到最好結果,最少付出獲得最大利益。”
“有些人整天說什麼振興大唐武術,卻聽不得不同聲音。既然想發展大唐武術,那麼為什麼不能想想大唐武術和別的武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大唐武術從古到今的發展是怎麼樣的?有什麼思想在裡面?為什麼會有這些思想?”
有的人聽到最後連連點頭,還有人說:“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啊。別說毛筆字了,能夠提筆不忘字就算不錯了。”
“就是,一家人吃團圓飯,連那些當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