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桐更是早就過去了。
張蓮塘轉頭看薛青:“你這位作者該出場了。”
薛青笑搖頭道:“還不到,還不到時候。”
張蓮塘便笑了,也不問她什麼時候,只扶著欄杆對楚明輝道:“你們先去,我們過會兒。”
那邊臺上有裴府的下人上來說了幾句話,大意是請諸位品鑑姑娘們歌舞的如何,覺得哪位最佳可以將園中的一盞燈送與這位姑娘,留名告訴園中的負責登記的僕從便好。
這種不需要自己出錢只需要出面的風雅事何樂而不為,一時間戲臺四周笑語喧譁。
當然更多的人願意多談論品鑑詩詞,只可惜聽了一遍意猶未盡,臺上的燈熄滅一刻又亮起,下一位姑娘站在了臺中,這一次抱著琵琶端坐。
“。。是李淼兒。。”
“。。。李淼兒的琵琶一絕啊。。。”
不用人特意介紹臺下的人便認出是誰,這就是當紅姑娘的名氣。
“。。。這首詞用琵琶來和定然別有一番風味。。。”這是李淼兒的擁簇者提前在宣揚。
伴著各種低語,琵琶聲錚錚綜綜響起,漸漸壓住了低語嘈雜。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歌聲琵琶聲迴盪在介園內,秋風搖曳遠遠送出,許多聚集在介園外遠看燈的民眾也隱隱聽到,但見遠山高大近燈點綴,更覺得恍若人間仙境。
在一處正廳內,七八個年長的男人盤坐在席子上,面前擺著簡單的酒菜,正中有銅壺以及散落的木矢,可見適才正進行投壺。
此時大家都看向廳外正對著的戲臺,一個年長的老者白髮鬚眉倚著憑几,手在膝頭應和著琵琶聲輕輕的敲打。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歌聲停下,琵琶錚錚餘音繚繞片刻,老者的手也才停下敲打,道:“這首詞好就好在開頭兩句。”
旁邊有人笑道:“開頭兩句太俗了。”
老者道:“所以能變俗為好才是妙,我知道這孩子為什麼在那日雙園不肯作下去了。。。。”
又有人淡淡一笑道:“討好麼?免得變成第二個鍾世三。”
鍾家最初惹禍就是宴席上子弟們輪番作詩力壓宗周。
老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