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5)

小說:為網而創 作者:指環王

脅⑿屑撲隳芰Α�NIAC由美國政府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開發,使用了18000個電子管,70000個電阻器,有5百萬個焊接點,耗電160千瓦,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 第一代計算機的特點是操作指令是為特定任務而編制的,每種機器有各自不同的機器語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個明顯特徵是使用真空電子管和磁鼓儲存資料 。

第二代電晶體計算機 (1956…1963)

1948年,電晶體發明代替了體積龐大電子管,電子裝置的體積不斷減小。1956年,電晶體在計算機中使用,電晶體和磁芯儲存器導致了第二代計算機的產生。第二代計算機體積小、速度快、功耗低、效能更穩定。1960年,出現了一些成功地用在商業領域、大學和政府部門的第二代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用電晶體代替電子管,還有現代計算機的一些部件:印表機、磁帶、磁碟、記憶體、作業系統等。計算機中儲存的程式使得計算機有很好的適應性,可以更有效地用於商業用途。在這一時期出現了更高階的COBOL和FORTRAN等語言,使計算機程式設計更容易。新的職業(程式設計師、分析員和計算機系統專家)和整個軟體產業由此誕生。

第三代積體電路計算機 (1964…1971)

1958年德州儀器的工程師Jack Kilby發明了積體電路(IC),將三種電子元件結合到一片小小的矽片上。更多的元件整合到單一的半導體晶片上,計算機變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這一時期的發展還包括使用了作業系統,使得計算機在中心程式的控制協調下可以同時執行許多不同的程式。

第四代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 (1971…現在)

大規模積體電路 (LSI) 可以在一個晶片上容納幾百個元件。到了 80 年代,超大規模積體電路 (VLSI) 在晶片上容納了幾十萬個元件,後來的 (ULSI) 將數字擴充到百萬級。可以在硬幣大小的晶片上容納如此數量的元件使得計算機的體積和價格不斷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斷增強。 70 年代中期,計算機制造商開始將計算機帶給普通消費者,這時的小型機帶有友好介面的軟體包,供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程式和最受歡迎的字處理和電子表格程式。 1981 年, IBM 推出個人計算機 (PC) 用於家庭、辦公室和學校。 80 年代個人計算機的競爭使得價格不斷下跌,微機的擁有量不斷增加,計算機繼續縮小體積。與 IBM PC 競爭的 Apple Macintosh 系列於 1984 年推出, Macintosh 提供了友好的圖形介面,使用者可以用滑鼠方便地操作。

現代計算機發展史紀年

1666年,在英國Samuel Morland發明了一部可以計算加數及減數的機械計數機。

1673年; Gottfried Leibniz 製造了一部踏式(stepped)圓柱形轉輪的計數機;叫“Stepped Reckoner”,這部計算器可以把重複的數字相乘,並自動地加入加數器裡。

1694年;德國數學家,Gottfried Leibniz ,把巴斯卡的Pascalene 改良,製造了一部可以計算乘數的機器,它仍然是用齒輪及刻度盤操作。

1773年; Philipp…Matthaus 製造及賣出了少量精確至12位的計算機器。

1775年;The third Earl of Stanhope 發明了一部與Leibniz相似的乘法計算器。

1786年;設計了一部差分機,可惜沒有撥款去製造。

1801年; Joseph…Marie Jacquard 的織布機是用連線按序的打孔卡控制編織的樣式。

1854年;George Boole 出版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ws of Thought”,是講述符號及邏輯理由,它後來成為計算機設計的基本概念。

1858年;一條電報線第一次跨越大西洋,並且提供了幾日的服務。

1861年;一條跨越大陸的電報線把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連線起來。

1876年;Alexander Graham Bell 發明了電話並取得專利權。

1876至1878年;Baron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