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裡面有條要成龍的蛇精。”
“此山蜿蜒起伏也算一真龍山脈,口吮明水,腹抱砂環,失去的也可以補回來。”圓憫大師看著遠方。
“請問大師,如何補回呢?”
“此乃天意,不可強為,後人自有妙計。”圓憫大師不再言語了。
大師所言自有道理,關於堪輿術,陰陽先生和風水先生經常為死者擇陰宅,翰香只是看得多,但是都不會說得詳細,大師不說自無須多問,下山了。
圓憫大師說明天就要走了,當晚便陪著老人在柴坑促膝長談。
我老了,你我都是緣分,不要忘了把所學發揚下去,翰香有些酸楚,這叫花子看重情義。
生老病死,聚散離合皆是自然法則,你不必傷感,入了道,要慈悲為懷,匡扶正義,方邪神不侵,技藝精進………………
要走了,玉珍早早起床烙了些餈粑餅,吃過早飯,包好放進圓憫大師布袋裡,大師堅決不受:“我遊在四方,乞在四方。
一家人把叫花子送到村口,小伢兒們小小心裡依依不捨,大師轉過頭摸了摸二個伢兒的頭盯著翰香:“未來之一二十年,會翻天覆地,你所學或許全部湮滅,如有疑難,當記得老朽模樣。”
翰香哽咽地說不出話來,只是嗯嗯地點頭。
圓憫大師笑笑合掌偈頌:
渡盡劫波泯恩仇
相逢一笑盛世在
旋即微步而去,很快消失在了村口的小道里。
遠遠的小道里一個年輕伢子急步而來,朝著這邊大喊:“娘、恩娘。”
玉珍一怔,這不是圍堤貴寶伢子嗎?
翰香迎了前去:“楊伢子,你一個人來的?有事啵?”
“嗯,我找我娘,我爹的墳要遷了。”少年滿臉汗水。
第六章圍堤湖起墳
“墳好端端的遷什麼?”玉珍不解。
“縣裡的人來了,圍堤湖要加高,好多墳都要在過年前遷走,嬤嬤這段時間天天哭。”楊伢子眼圈紅了。
“我去安排吧,楊伢子,你莫急,吃了飯我們一齊回去。”翰香準備好香籃。
翰香臨走玉珍悄悄叮囑了二句:要聽從他嬤嬤的意見,當年有殉品的,莫讓外人知道了。
諾大的平原湖區一派水冷草枯之景象,渠道河巷隨意泊著小小的划子,槳葉插進淤泥之中,灘塗草叢偶爾可見釘子一樣的旋螺,一排排落盡了葉子的楊樹直直地立在小路二邊,看不到路的盡頭,只有霧朦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