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一個追隨者。
蕭奇可不想這樣看著別人的臉色行事。
而自己的智慧手機、智慧平板電腦,甚至於以後的智慧穿戴裝置,也都是大有前途的專案,倒用不著在個人電腦這個註定沒辦法成就大業的專案上面多花精力,集中於自己擅長的方面,才是最好的行為。
不過說起個人電腦市場,蕭奇這邊倒是有非常好的零部件,可以在這個市場上獲得極大的利潤。
那就是來自於夏普的第十代液晶技術。
夏普是喜歡玩高科技的,可是因為市場根本還接受不了他們的高科技,價格方面始終是一種制約,所以他們自己把自己給玩壞了。
但這絕對不能說,第十代液晶技術就是雞肋。
事實上再過六七年,第十代液晶技術就會成為市場上流行的趨勢,並且慢慢的成為市場的主流。
蕭奇得到了這個技術之後,專門投入了巨資,從華國拉了一批專家,在大阪的夏普總部,開設了一個實驗室,來專門繼續研發第十代液晶技術的實際運用。
在高精端的科技裡面,越是微小的產品,就越是要求高。
智慧穿戴裝置的液晶螢幕,難度肯定大於手機螢幕,手機螢幕的難度肯定大於平板電腦的螢幕。
而最為簡單的,自然就是電視的液晶螢幕了。
當然,技術簡單並不代表著價格能便宜,第十代的液晶技術現在成本還沒有降下來,良品率並不高,所以夏普自己把自己給弄垮了。
蕭奇的打算很簡單,除非是第十代的液晶螢幕能達到不虧本的地步,否則他是不會把這個技術運用到量產上面的。
對,你沒有看錯,是不虧本就可以了。
一個技術的率先運用,現在已經不是高價回本的時代了,而是隻要能承擔起這個技術帶來的產品的虧損,那麼就可以推廣到市場,然後透過市場的普及率來不斷的降低成本,從而達到了佔據市場,制定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