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這幾樣東西一湊齊,再加上背後鋁金屬殼和攝像頭等一些配件,那就成了一個無與倫比的IPAD。
看起來是不是和仙女手機差不多?
反正元件全部可以買到,然後組裝在一起就行了?
如果這麼想的話,那你就把喬幫主成功的秘訣想得太簡單了。
因為所有的這些東西生產雖然大部分都是別人生產的,但卻全部是來自於喬幫主和蘋果的規劃,一切應該擁有的效能,都由蘋果設計出來,然後拿給廠商:“你給我生產出這種產品出來。”
也就是說,在零部件還沒有生產之前,人家就已經有了一個整體性的規劃,IPAD的外表、內在,應該擁有什麼炫目的功能,在哪些方面要特別的注意……等等,都有特別清楚的規劃。
而如果說我買三星的、LG的、夏普的、高通的最好的零件組合在一起,那就可以構成很好的商品——如此想象,完全就是本末倒置,最後保準得不償失。
蕭奇現在就是在學喬幫主,將自己想要的零部件效能規定清楚後,再去自己研發或者採購。
比起購買實質的產品來講的話,研發肯定更花費時間,但研發出來的卻是自己的東西,只是委託生產的採購的話,遲早有一天你會受制於人,終究不是那麼的好。
特別是華國的高科技產業,最是悽慘不過。
外國的許多技術和專利,根本就不對華國人開放。
華國可以是一個好的傾銷市場,但絕對不能成為他們的競爭對手。
好吧。
拋開這些鬱悶的東西不談,無論如何,從毫無根基的時候進行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