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2 / 4)

小說:中國中產階層調查 作者:痛罰

~1988年,其父母2003年時的年齡平均為44歲,父母中年齡最大的是60歲,出生於1943年,年齡最小的是37歲,出生於1966年。父母生育平均年齡為29歲。

按照對布迪厄文化資本的理解,文化資本是以文化背景、知識、性情和技能的方式相傳的,個人透過先天的和後天的培養形成內化於身上的學識和修養,體現為能力、信心、收入、工作模式及社團關係等形式,任何一種家庭撫養方式都帶有社會階層文化的烙印。一種文化的價值體系和生活方式之所以能形成傳統而延續下去,除了社會輿論和教育機構的影響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家庭的文化傳遞功能。父母的撫養行為都是在內化了的價值系統指導下作用於兒童的。周宗奎:《家庭撫養方式與兒童的社會化》,《教育評論》1998年第2期。以下是從學生作文中展示出的家庭文化資本。

1�父母的輔導能力與家庭的文化氛圍

學生1寫道:我的父母都是搞化學分析的,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技術員,所以我的童年記憶大多是停留在三處:幼兒園,家,還有化學實驗室。學生2則說:

每次我爸回到家的時候,也是歡笑最多的時候。我爸為人樂觀,加之在外闖蕩多年,見識了很多趣聞,回來後便會在與我們的交談中不時蹦出一段好玩的事,逗得我和媽媽直笑,但笑完後,他又會語重心長地將他對人生、對社會的感悟告訴我。他經常講的一句話是:“可能我知識已經比不上你了,但我畢竟比你多涉足社會很多年,我現在將我的心得告訴你,是為了讓你今後少走彎路。”

在學習方面,我爸一直是我的榜樣,他雖然要工作到很晚,但仍不放棄,每晚學習一會兒。每個星期天,他都會去圖書館,他為了省下2元錢,每次都步行去那兒,我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他離家千里去工作,為的是讓我有更好的學習條件,他堅持學習,也是為了在關鍵的時候助我一臂之力。

我和我爸的感情是很深的。共同話題也很多,我們會經常在一起談人生,談學習,談對社會現象的看法,而每次談話都會給我一些啟迪。

2�家庭文化生活習慣

一位學生談到了她家的咖啡時光,她父親是一位博士後,還沒有出站,家裡物質條件也不是很豐厚,但他們每個星期天下午,一家三口坐在一起,一邊喝咖啡,聽音樂,一邊交談。她說:“這是我們家最美好的時光,這時我媽總是抱怨說家裡沒有好音響,而我爸則總是說,‘一切都會有的。’確實,對於一個因為不甘心而試圖透過不斷學習改變自己命運的人來說,待他出站後,也許會順利一些,我們家也會更加舒適些。”

這樣的文化生活習慣,是需要有文化資本作為鋪墊的,很難想象,在一個缺乏文化資源的家庭,家長能夠和孩子一起談天說地,而且喝的是“咖啡”——這種飲料,與傳統的飲料茶相比,更有西方的意味,也更顯示出這個家庭的文化意味。事實上,這位父親一直以來用學習來改變命運,是因為他看到了文化資本的價值,文化資本可以轉變為經濟資本、社會資本。父親積累文化資本的行為使他對未來有充分的信心,這一點,他的孩子也有所認識。

中產階層文化資本的確認(2)

同樣的情況還有學生3 。學生3的父母均為大學教師,父親是一名“文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是“家中的精神源泉”。學生3說:“‘做什麼事就要做到最好!’這是他常說的話。他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了三年的學習,從一名普通的教師成為省某學會理事長,把我們家從小城鎮帶入了大都市,也是他身上那股兒拼勁,給我們家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與激情。”母親是個天生聰慧的人,也賢惠,在父親為了理想拼搏時,默默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自己也成為某高校學院的辦公室主任。“在父母的感染下,我學著像父親一樣拼搏,進入了我現在所處的班級。我一直都用父親、母親這樣敬重的字眼,是因為他們是我所尊敬、所要學習的,這個家有了他們,才能不斷感染我,激勵我。”

“做什麼事就要做到最好”,成為這個家庭最重要的文化資本,學生3寫道:“我的家不是給我任何其他間接的幫助,只是源源不斷地、直接地賦予我精神上的力量,是我的精神寄託。”

至於做教師的父母則更是對孩子的學習比較操心,尤其是中學教師,他們有專業輔導能力,相對來說,對於孩子的學業表現更能明察秋毫。以下是一位同學的自訴:“我爸是位教師,我在學習上的問題常請教他,他總是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