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所鄉鎮中學,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不停的光熱,這本身就是一種奉獻。
每週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十個小時以上,這是簡單的付出。
批閱無窮多的作業,謄刻各種試卷,不斷的分析瞭解學生們的需求,這是複雜的付出。
與學生談心,幫助學生,保護學生,資助學生,這是困難的付出。
李秀梅不需要別人來感謝自己的奉獻,但她確實需要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被肯定。
學生們的肯定,毫無疑問是最真誠,也最有價值的。
幾乎是一瞬間,李秀梅的文青意識就被勾引了起來,兩行淚珠,也隨著她的臉頰滑落。
“媽媽。你怎麼哭了?”一個小小的腦袋,扒著父親的小腿,探了出來。
“媽媽沒哭,是高興。”李秀梅彎腰抱起了女兒。
五歲的小姑娘,懵懂而可愛,伸手抹開母親的淚珠,卻引來了更多的淚水,不由陷入了困惑。
看著女兒的表情,李秀梅又想哭,又想笑。
為了方便上班,她在女兒9個月的時候,就狠心斷奶了。
為了備課,她經常工作到深夜,吵的女兒和丈夫睡不好覺。
為了購買資料,她不僅降低了自己和丈夫的伙食標準,也降低了女兒的伙食標準。
為了走訪學生家庭,她磨壞了鞋,走傷了腳。
即使生活拮据,可她還是儘可能的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希望他們不至於因貧失學……
李秀梅偶爾也會想到回報的問題,想到值不值得的問題,但在這個激情澎湃的年代,她更願意去做事,而不是去想事。
只有午夜夢迴,她才會幻想有一天,能有曾經的學生,來到自己面前,說一句“老師,謝謝你”。
直到今天以前,這都是一個幻想。
有幸走出山區的孩子難得回來,留在山區的孩子生澀而害羞。
李秀梅總是安慰自己:學生們還小,等年紀大了,自然就懂事了。
但隨著光陰的流逝,她已漸漸的將那些念頭埋在了心底。
直到這一刻,遲緩的,濃烈的,噴湧而出的幸福感,令她緊緊的抱住女兒,並毫不猶豫的收下了那紅色的禮品盒。
這是晚來的感謝,卻不僅僅是楊銳的感謝。
第46章 來硬的
銳學組繼續前進,以相似的流程,完成了宿舍區的六名老師的拜訪,然後又浩浩蕩蕩的下山,繼續拜訪住在西堡鎮的四位老師。
整個西堡鎮地區,都被震動了起來。
除了過年,當地有些日子沒這麼熱鬧了。
隨著第一掛鞭炮的響起,開始有孩子,接著是年輕人和大人,追隨著銳學組的腳步,跟著看他們如何拜訪西堡中學的老師。
於是,西堡中學的老師們的名字,也因為圍觀群眾的口口相傳,迅變的令人熟悉。
柳光榮。
馮沙。
莊牧生。
……
在這個訊息封閉的年代裡,報紙和收音機就是他們所能接觸的全部公共媒體了,除此以外,人們只有八卦和故事來做娛樂。
什麼論壇,什麼qq,什麼微信,什麼自媒體,這個年代通通都沒有。就連電視都少得可憐,節目也非常少。
本地中學的老師們,哪幾個更好,本身就是個不錯的故事。
到了最後,因為圍觀的人太多,以至於驚動了鎮政府和派出所,一些警察帶著手銬上陣,才將好似遊行的隊伍分隔開來。
好在派出所的所長就是楊銳的姑父,教育了楊銳兩句,就將他們給放回去了。
聲勢已起,也不用楊銳多做什麼。銳學組諸人招呼一聲,開始打到回府,鎮裡的興奮卻才是剛剛開始。
不少人都跑到老師家裡去打招呼,一個鎮裡的人,本來就沾親帶故的,要找個理由聊天,那實在是太容易了。
不論有沒有被拜訪,老師們都很高興。
現自己做的事有意義,這本身就是一種令人興奮的要素。軍人可以拿著微薄的津貼駐守高崗,華人科學家可以放棄國外的優渥條件毅然回國,革命者可以提著腦袋為理想而戰……
金錢不會是人生唯一的推動力,但做有意義的事,或者說,讓自己做的事有意義,是人生所必須的動力。
楊銳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些身處鄉鎮的老師們,需要的是什麼。
事實上,即使沒有獲得鞭炮和鞠躬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