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實用。”塗憲按捺著心中的疑惑說。
楊銳瞥了他一眼,道:“沒有電子顯微鏡,很多生物研究都不好做的,植物提取方面尤其如此。”
“我現在還是講師,評上副教授以後,大概能好申請一點,前年,嗯,應該是大前年,咱們國內弄了一箇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跟他們溝通一下,能用到別的單位的電子顯微鏡,但是得是副教授。”塗憲說到這裡,再也忍不住了,說出自己無數次想要說出來的話:“你平時寫論文,做實驗,都在哪裡?”
沒有實驗就沒有論文,這是最簡單的判斷標準。塗憲確信,以此就能解釋自己的全部疑問。
……。。。
第216章 楊教授
“實驗室,正好,我們到了實驗室裡再細聊。”楊銳並沒有露出塗憲認為他會露出的表情。
塗憲疑惑的跟著他向裡面走,道:“這不是出學校的路吧。”
“為什麼要出學校?”楊銳反問。
“不是去實驗室?”
“實驗室就在學校裡。”
“學校實驗室?”塗憲失望至極,中學實驗室是什麼水平,他比誰都清楚。現在的大學都有附屬中學和附屬小學的,而在這些地方,大學實驗室淘汰下來的裝置都很少,因為還有地方大學和專科學校這些地方等著要淘汰裝置呢。
楊銳知道他在想什麼,笑笑沒說話。
一會兒,兩人來到楊銳的實驗室。
與以前相比,現在的實驗室院子顯的更加整潔乾淨,也更像是一個小院子了。
裡面的屋子卻是不變的,灰撲撲的牆面和黑乎乎的窗戶,就像是普通的教室房間似的。
“這裡?”
“就是這裡了。”楊銳敲敲門,頗有自信。
塗憲表情玩味,看著門開啟,看著一個精瘦的少年出現,看著一堆的儀器裸露在少年身後。
“這些是……”塗憲的表情緩緩地,緩緩地,不能抑制的扭曲了。
“這些是捷利康出資購買的。”楊銳隨口解釋了一句。
“捷利康製藥公司?怪不得。”塗憲羨慕的眼睛綠,就像是賣腎少年看到了一車的iphone似的。
“這種實驗室,應該能寫出論文來吧。”楊銳笑看塗憲。
“當然,當然。”塗憲不好意思的摸著腦袋。
“進來吧。”楊銳招招手,率先進入。
塗憲小心翼翼的走進來,一個儀器挨著一個儀器的看。
要說種類的話,這裡的儀器總能在北京的各大實驗室找到,國家實驗室和中心實驗室的儀器種類還會更多更專業。
但是,就先進性來說,楊銳的實驗室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因為實驗室才剛剛建立,許多裝置都是新購買的,且是進口貨。相比之下,國內的實驗室都是一點一點積攢出來的,裝置總是有新有舊。
當然,永遠是舊的居多。
“上午的茄尼醇提取做了嗎?”楊銳問何成。
“做好了,液體在冰箱裡。”何成指的是一個真正的冰箱。雖然在電影中有很多專業的用於儲存試驗品的裝置,但冰箱始終是物美價廉的一種,楊銳讀研的時候,許多老師都用它。
塗憲比他可憐多了,冰箱都是共用的。因為實驗室裡的冰箱要求稍微好一點的穩定性,以8o年代的國貨水平,它們顯然是不夠格的。
楊銳沒有管塗憲,自顧自的拿出液體,做起了下午的實驗。
論文表是很令人得意的事,可在此之前,它會消耗研究者大量的精力、體力、智力和時間。
一篇普通的論文,往往就需要研究者一兩個月的辛勞,如果是想要有點水準的文章,研究者往往會對自己嚴格要求,加班和放棄節假日是常有的事,即使如此,半年乃至一年才寫一篇論文亦是正常。
高等級的論文往往需要團隊合作,三個人五個人的團隊是一篇牛文出現的基礎,如果要撰寫頂級論文,比如試圖表在《自然》和《科學》這樣的期刊上的論文,它甚至需要二三十名研究者的通力合作。
例如自8o年代開始就很受人關注的埃博拉病毒,有關它的文章,在接下來的3o年裡,不止一次的登上生物界的頂級期刊,而在文章的標題下方,不止一次的會出現二三十名著作者,也不止一次的出現著作者名字被黑框標註的情況。
楊銳做實驗和寫論文,比其他人輕鬆的多,但他並不想總吃老底,內心裡,楊銳也是有一顆科研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