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官鹽壟斷,這在全天下,連大清都廢除了,結果藏民還是得高價買鹽。別處一斤青稞(藏民60%的主糧,是一種耐寒大麥)能換一斤鹽,而在西藏,百姓要花50斤青稞才換一斤鹽。
有祁泰升這個在駐藏大臣手下工作過的人做幫手真不錯,把矇蔽成烈嘉措的小人的名字都點了出來。
有錢真是好,打宣傳戰都打得這麼遊刃有餘,藏區政教領袖都感到了極大的不安,這一萬個銀元是好東西,很少百姓願交出來,噠賴、****兩大活佛連同藏大臣都三令五申地要求百姓把銀幣、卡片交出來,誰也不願交,卡片當然不值錢,但交了卡片就得交銀幣,當我傻啊?
過了七天,再次天降祥瑞,“下一代噠賴”又來空降了,再次投下一萬枚銀幣,引發萬民哄搶,窮苦百姓哪管你那個,有飯吃才是正道。只有最虔誠的信徒才安之若素。
說起來也巧,成烈嘉措最近身體不咋好,連出來闢謠的力氣都沒有,要是強行出來,說話上氣不接下氣,那不是更顯得活佛快圓寂了?所以就算是在靈童即將轉世的宣傳戰上,藏軍這邊也吃了個啞巴虧。
事實上,唐軍準備了三萬枚銀幣,當第三次空投時,所有的拉薩軍民都出去搶,萬人空巷,正是大軍偷襲的良機,早已經偷偷運過了邊境的龍騎兵繞過了邊防,直接進攻拉薩城。
騎著迅猛龍的一千大軍呼嘯著在光天化日之下劫營,藏軍計程車兵慌忙地從大街小巷返回要塞。
別看這隻有一千士兵,可是火力絕對強過對方守城的2000人,因為黑之契約者步槍的無彈殼設計,一個彈夾就有50發,有迅猛龍計程車兵更是負重能力大增,因此他們一邊騎龍衝擊要塞一邊像不要錢似地把子彈向對方傾洩。
倉皇的藏軍的大炮什麼的都沒有機會準備,對方衝上來的速度實在太快,這拉薩城的天險要塞連主戰坦克也很難開進來,羊腸小道,錯綜複雜,可是對方是迅猛龍,一種掛氣球的跳躍式前進載具,一躍便高高升起7、8米,沒有什麼障礙能攔得住龍騎兵。
迅猛龍高高躍起之後有一段二三十米的滑翔期,士兵乘機扣動扳機,子彈掃射得如同水平的暴雨,真是瘋狂的騎士。
石達開派過來計程車兵居然還是精銳,他們拼命用俄製k1步槍來反擊,然而在光天化日之下,他們發現對方的座騎逆天的裝有重型護盾,還是45度斜角裝甲呢。唐寧沒有給步兵戰車裝備斜角裝甲,卻把它裝配給了迅猛龍,使清軍的普通火力完全推動作用,恐怕只有把加農炮調過來才能對付這些龍騎兵。
護盾看起來像戰艦的前端,把射過來的子彈紛紛彈開,唯有唐寧沒想到的一點是進攻的路線實在太狹窄,彈開的跳彈時不時還能彈在尼泊爾士兵的身上,造成了一定的傷亡。
清兵不得不在強大的火力之下崩潰、原來的藏兵不堪一擊,而石達開派來的援軍很強悍且戰且退,退到布達拉宮時仍然有一定的戰鬥力,令人頭疼。而大唐軍這邊的戰損之大也超過了唐寧的想象。
沒想到在這麼先進的進攻武器的幫助下,仍然還有超過百人的傷亡,這個戰果比英法聯軍在八里橋與僧格林沁大戰時可要難看多了。唐法王的臉色也變得難看。好在尼泊爾士兵驍勇,根本沒把這幾十條人命當回事。
接下來的布達拉宮包圍戰可沒有藏軍想象的那麼輕鬆,16門榴彈炮已經在5公里之外秘處架好,在空中懸停的飛艇發現哪裡有人活動,立即傳送座標,通常一個目標由三門炮齊射,幾乎百分百地把目標炸飛。
這自動計算經過歷代的改善,連風速、海拔等因素都考慮得很周到,因此準確得令人發揮,宮裡的守軍苦不堪言,幾乎不敢稍微露頭,都擠在白宮和紅宮中。這兩處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暫時唐法王沒有下令給炸了,否則他這個下一代噠賴的合法性就不好說了。
白宮是最高領袖噠賴的寢宮,紅宮則存放著歷代噠賴的遺體,聖物也。
因為唐寧法王預先給拉薩人丟了三萬枚銀幣,所以城民們似乎敵意大減,只有最愚昧的信徒在家裡唸咒,大多數的城民都觀望著戰勢的發展。大唐軍才出動了一千人,補給充足,秋毫無犯實在太簡單了。
第339章 無人區
這個碰巧撞上的美麗鹹水湖成了唐寧靈感觸發的點,他有了一個兩全的計劃。同時解決水源和生產一種食品工業產物——鹽。
這裡是深度無人區,湖水純淨無比,所以所產的鹽也純淨無比,含有獨特礦物質使它有一種迷人的味道,在場人士紛紛直接品嚐了一下曬出來的鹽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