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近那曲的地方,他看到了去拉薩朝聖的牧民、成群的喇嘛和進出西藏的內地人。喇嘛們走在公路上的時候,地上的綠草把他們的袈裟襯得異常鮮豔,遠遠看去就像一朵朵大雞冠花,纏繞在手腕上的念珠在陽光下明暗閃爍,像是神秘的佛光。
那曲,從吐蕃王朝開始就是重要的交通要塞,旅行者本以為這裡會是熱鬧非凡,不料除了鎮中心的孝登寺以外,幾乎沒有任何像樣的建築,破舊的藏式房屋和一些帳篷零零散散地分佈在色尼河北岸。鎮上衛生條件很差,到處是人畜糞便,混雜著飛揚的塵土,以及松枝和酥油燃燒的煙霧,構成藏北牧區特殊的一股味道。
到了集市上,旅行者開始找懂漢語的商販,向他們尋問是否收購藏羚羊的羊絨,雖然他捨不得賣,但沒有本錢寸步難行,多少是要賣掉一些的。碰到漢語講得好些的,他還多聊幾句,問問時間,問問匯率。
旅行者生得高大、白淨,服裝奇異,神情自若,一看就不是普通人,那些商販也樂意與他攀談。其中一個到西藏來收購皮貨和藏藥的晉商京腔十足,看上去頗有些語言天賦,自稱為“唐寧”的旅行者向他打聽印度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