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佛主的感情,後果似乎很嚴重。
可能歷代的皇帝和大臣連想都不敢往那方面想。只有很少數的無神論帝王,好像動過限制和尚人口的念頭,因為他們不納稅,影響了國家的財政和勞動力人口。
只要敢往這方面想,辦法總是有的。直接向僧人徵稅有違傳統不是問題,我們反過來想,僧人的收入是哪兒來的?當然是信徒們捐贈的,只要壟斷這個捐贈的路子,直接向信徒隱藏式地課稅,那不就解決了?
其實唐法王在西藏就是這麼幹的,所有的法器都必須由他老人家開光才靈,否則就是假冒偽劣產品,間接地徵收了所有僧人的稅。管仲他老人家才真是了不起啊,幾千年前就發明了壟斷產業徵稅法(鹽業官營),而歐洲人的腦子笨,對徵稅貌似沒什麼法子。
歐洲人想的稅房產稅最搞的辦法是去數別人的視窗有多少扇,結果造成那個時期的人都不開窗戶,真是“黑暗的中世紀”。
據估計,大清國的僧人共有多達1800萬之巨,只要能從每個僧人那裡榨取兩三塊大洋,每年就能保底賺到500萬歐元。當然了,這都是煙幕彈,唐老闆才不在乎這點小錢,他要的是對千古名剎的控制權。
就算這500萬歐元幫大清發展國力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唐老闆現在的家底已經厚到根本不在乎得失了。現在啊,就算請他們家那個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懂的艾琳公主來當家,沒有幾十年她也敗不光我們溫莎大土豪的家當。
拿多少錢就得辦多少事,如果大清政府收了唐老闆的500萬歐元年貢,嘿嘿,那自然就能讓我們唐老闆的人大大方方地在大清國活動了,敢跟大清國中央政府做生意的大人物,你以為好多的咩?
盛宣懷興匆匆地帶著好訊息又來找沈總理了,一見面就跟沈總理說:“天大的好訊息,那個老闆已經答應我們的要求了,我們可以把僧錄司的業務委託給佛教協會,每年佛教協會把錢透過通商銀行轉交給財政部。”
沈總理:“嗯?什麼銀行來著?”
盛宣懷有點不好意思,說:“新開通的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由一幫上海的商人合夥的,小弟在其中也有點股份。”
理當如此,要是沒有一點利益,盛宣懷這麼熱情為何而來?
沈葆楨面露難色,道:“這麼大的一筆生意,怎麼能沒有正主呢?我很好奇,這是誰這麼大的手筆,為了成立佛教協會出這麼多錢?500萬歐元的代價已經不算個私人的喜好了吧?”
他還沒想到佛教協會也能賺大錢,還以為有土豪為了統一佛界萬古流芳呢。
盛宣懷仍然是神神秘秘地說:“沈大人何必糾結於細節呢?總之,把業務委託給佛教協會,每年有鉅額財政收入,所有人都會高興,500萬歐元那就是2500萬大洋,搞教育,搞軍隊,搞民生,我大清都大大有福利。只要佛教協會不按時納貢,隨時可以撤了他們的特權。這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啊。”
盛宣懷也是做過財政部長的人,知道這筆意外之財對於政府來說有多大的誘惑。這差不多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的對英法的賠款了,而且每年都有呢。
沈葆楨只好說:“那我再跟同僚們商量商量。”
第419章 光與色
既然已經說到了基因的跨物種問題,唐老闆就把自己的農業帝國最新的科學進展給大夥兒通報通報,說是發現了一種叫根癌農桿菌的細菌。這種細菌是大自然的恩賜,有一個神奇的特性,能夠把自己的基因插入植物的轉運dna上,指導8個基因在植物上表達。
也就是說這種細菌能讓自己的基因表達在植物上,能感染的植物多達一百多種。它原本的目的是透過合成一種叫“冠癭鹼”的化合物從而誘發植物癌變。
透過生化手段把根癌農桿菌的原本要表達的基因改變,只利用其感染的特性,則可能讓基因跨物種表達。
跟唐老闆以前的很多專案一樣,原來人家早已經有了靠譜的方案。李比希等人對此唏噓不已,看來農業技術又要大變天了。
最近有化學家合成出了ddt,並被一些科學家認為可以用於農藥,引起了唐老闆的警惕。所以唐老闆要搶在ddt被大規模應用之前發明比生物農藥更廉價的農業害蟲控制手段。
之前被唐老闆應用在生物農藥產業上的bt蛋白其實只是一種叫蘇雲金芽胞桿菌的細菌所分泌的一些個蛋白晶體,它們能夠在多種昆蟲的腸道內可被啟用,刺穿昆蟲的腸道把它們殺死。
除了bt蛋白之外,還有蠍子、蜘蛛等動